<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通的詩詞(2392首)

    101 《南柯子·鳳去飛還遠》 元·侯善淵

    鳳去飛還遠,鶴隨翼羽*。
    石中隱玉蛤珠韜。
    木長沉丁,草秀紫芝苗。
    獸變獅麟象,蛇渝化海蛟。
    魚分水谷變鯨鰲。
    人道相通,云步越丹霄。

    102 《楊柳枝·內闡規函致本宗》 元·侯善淵

    內闡規函致本宗。
    相通
    寂寥常在混元宮。
    悟真空。
    上下觀之無一物,與誰同。
    逍遙獨坐月明中。
    伴清風。

    103 《呈尤侍郎陸禮部》 宋·張镃

    今春少晴天,雨聲常綿延。
    曉來羲車展云出,射我屋瓦生蒼煙。
    憶昔既冠時,壯志平幽燕。
    先王手扶太極起,余事未竟騎星躔。

    104 《孟子·大成》 宋·陳普

    任與清和猶是器,偏於所執不相通
    大成之德該全體,萬理同歸一貫中。

    105 《孟子·易地皆然》 宋·陳普

    今古無過只一中,隨時適變一相通
    圣賢心術無偏倚,事業雖殊道則同。

    106 《羅漢行道峰》 宋·陳巖

    碧眼禪師錫振空,石頭無路不相通
    俯看塵世三千界,總在空花起滅中。

    107 《無盡橋》 宋·郭印

    曳杖徜徉去,仙家洞府中。
    寒流清自繞,幽徑密相通
    著處亭皆穩,看來景不同。
    是名無盡藏,具眼悉和融。

    108 《秋夜月下獨吟》 宋·釋文珦

    看月倚修桐,寥寥夜正中。
    西郊金氣肅,南陸火云空。
    繞樹徒憐鵲,傳書未有鴻。
    浩歌誰與和,禪意自相通

    109 《懷天童故棲》 宋·釋文珦

    高僧住太白,給侍來天童。
    東嶺極遐曠,西巖亦玲瓏。
    神龍宅其巔,風云自相通
    久別勞夢寐,何當返山中。

    110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教人夢裹撮虛空,要顯盲參離相通
    色即是空空是色,色空不異體還同。

    111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蘇秦嘗佩六國印,許由還厭一瓢風。
    了無佗能相通變,可笑僧繇畫志公。

    112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阿那是祖,位崇家譜。
    二仆之根,萬象之母。
    建化門未要轉機,實際地如何進步。
    青山一線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斷處。

    113 《早發寧海壽寧道中過奉化》 宋·釋正覺

    曉徑風香雨陣紅,鑿崖棱石上梯空。
    勤歸鳥語春過半,投飯人家日正中。
    山怪翠寒臺對偶,溪能柔碧剡相通
    楊華便是浮萍草,蹤跡又隨流水東。

    114 《凈居照長老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真乘無門兮佛佛道同,面壁有句兮祖祖心空。
    靜居方外,智入環中。
    借功明寂默,借伴入樊籠。
    十方周匝,三世混融。
    剎剎塵塵齊說法,見聞互換自相通

    115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此理從來自不疑,奈何於此不投時。
    若還上下相通處,不是天心亦不知。

    116 《石淙(相王時作)》 唐·李旦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鎮南。
    地首地肺何曾擬,天目天臺倍覺慚。
    樹影蒙蘢鄣疊岫,波深洶涌落懸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117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
    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
    酒杯若葉露,玉軫蜀桐虛。
    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唐詩三百首離別飲酒

    118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韓翃

    長樂花枝雨點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

    登高寫景懷古

    119 《相和歌辭·王昭君》 唐·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

    120 《相和歌辭·短歌行六首》 唐·顧況

    城邊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時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長嘆,四氣相催節回換。
    明月皎皎入華池,

    * 關于相通的詩詞 描寫相通的詩詞 帶有相通的詩詞 包含相通的古詩詞(23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