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齋一片心,它人難與比。少時發此念,樂施到莫齒。婚姻成者眾,葬埋不知幾。義氣追古人,仁風動桑梓。
使君何苦向宜州,應為涪翁句法留。銅柱寧興跕鳶嘆,金華要遂牧羊求。壯時根本先培固,老去波瀾重卷收。我亦學詩窮未達,是中得處可聞否。
登高有約乃相違,故遣村船逆上溪。寺與松篁元不隔,路經蓬萑卻成迷。數君放逸仍懷古,老我悲涼況哭妻。鄭重莫逃雞黍社,又隨新月共扶藜。
君為日邊行,過我迂道里。我有江上役,值君亦行李。誰云動參商,邂逅乃如此。似非人力為,定是天所使。
淳熙十六年,正月十九日。雪余雨更作,有客方抱疾。忽傳底處書,昏暮叩蓬蓽。問之何許人,乃是吾家侄。
聽琴訪黃冠,置酒煩好事。邀我過其廬,二子相與至。開囊出書畫,黃李可人意。蕙梅妙疑神,舊識子揚子。
去歲飄然反自閩,訪君曾為駐征輪。尺書不至知殊縣,五字可追如隔晨。秦論舊聞追乃祖,漢庭那得棄平津。行當過我一飯去,要話別來長苦辛。
父老延見后,詔書宣布余。臨流具舟楫,散步輟車輿。天氣清而朗,物情和且舒。聊為曲江飲,報此暮春初。
平生人物論,自謂富陽秋。滿世多遺恨,相逢足破愁。獨憐金錯罄,虛負木瓜投。風節他年事,期君折檻游。
南蕩書林長砌蘿,碧云鞋底曬庭莎。從今湖海須行遍,眼法雖親要看多。
譾譾群情便,峣峣俗眼驚。此身無利鈍,於國要忠誠。得力平生學,求仁死后名。登門非雅素,持論略公平。
好詩好雨適相逢,抖盡襟懷要折沖。自古天人無間斷,寧因水旱輟良農。
寄語荷郎且緩開,山中衣制要君裁。不隨褦襶勢去,待學山陰乘興來。
謹嚴而穩愜,一筆之涉,足寓心法。淳熙之相業,動守檢押。耳目猶接,列于書籍,百體不乏。是曰王魯公之帖。
要相逢。恰相逢。畫舫朱簾脈脈中。霎時煙靄重。怨東風。笑東風。落花飛絮兩無蹤。分付與眉峰。
赤腳佯聾術有神,賢才未必要賢尋。尋賢牌子非賢物,自是君王坐右箴。
維摩居士病不起,卻向方丈說法無一事。此證何證無實證,針灸湯藥所不治。子房狀貌如婦人,及到籌帷決勝無比倫。此相何相無實相,骨骼毛顏不足論。
相兒一揖笑嬉嬉,要寫酴醾架不詩。留取他年時展看,外家風景有當時。
相兒執筆請翁書,要受持從入學初。我有至言兒聽取,心宜莊敬氣宜舒。
巧夫縱誕爭說相,口角瀾翻如剪樣。眼中元不識英奇,隨世炎涼分下上。貢諛乞得貴人詩,紅簽彩軸珍攜持。未遭窮士或有贈,爛在醬瓿問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