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絆的詩詞(90首)

    61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
    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
    凄然。

    62 《天馬歌》 宋·司馬光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
    綱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
    銀鞍玉鐙黃金轡,廣路長鳴增意氣。
    富平公子韓王孫,求買傾家不知貴。

    63 《答僧訥》 宋·賀鑄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不墜家聲五百年,桂籍相望三葉慶。
    上人猛謝區中緣,破冠投櫛還童顛。
    寸灰已滅五經笥,來入辨才無礙禪。

    64 《瑤臺月》 宋·無名氏

    黃粱夢斷。
    把眼底浮華,須當猛省,凡籠跳出,物外有何縈絆。
    鎮相隨、霞友云朋,任到處、風鄰月伴。
    逍遙客,無拘管。

    65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宋·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66 《寄滿子權》 宋·王令

    昔心何悠悠,今學益漫漫。
    莽如浮江可,浩不際崖岸。
    生雖樂文子,勤不償幾案。
    重編空堆塵,折簡久枯汗。

    67 《次韻陳勉仲登群山觀》 宋·王之道

    十年放江湖,親朋益疏散。
    不知跬步間,游覽有奇觀。
    因君寄新詩,心目益凄斷。
    東城俯荻洲,下有魚鳥亂。

    68 《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 明·劉基

    君不見四時平分成歲功,以秋繼夏獨不同。
    炎官挾長握天柄,七月赤日熺玄穹。
    蓐收抱鉞蹲白水,野氣赫赫攄涘虹。
    陽侯喘汗河伯暍,少昊上訴愁天公。

    69 《汪正夫云已厭游湖上顧予猶未數往遂成長篇寄》 宋·鄭獬

    君已厭折湖上花,我猶驅迫坐兩衙。
    須知樂事屬閒客,日日攜觴不在家。
    況君才力自少對,取次落筆成天葩。
    春風湖上與之敵,豪放麗絕無以加。

    70 《清明后七日與客同為水東之游翌朝賦此》 宋·張栻

    平生山水癖,妙處只自知。
    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
    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
    朅來坐官府,頗覺此原違。

    71 《謝朱宰借船》 宋·陳造

    書生祿遫空自憐,三年官滿囊無錢。
    身如絆驥心千里,安得一舸西風前。
    令君磊落濟川手,留滯亦憐窮獨叟。
    大舟百尺影白虹,借我搬家我何有。

    72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73 《次韻和韓知剛見始之什》 宋·李彌遜

    半生宦牒絆閑身,老惜跳丸過眼頻。
    獨笑真成當去客,相逢同是異鄉人。
    靜中著語已多事,孰處忘情久自親。
    它日君來序盤谷,巖花溪竹是知津。

    74 《二月十七日》 宋·趙蕃

    入春不雨憂在田,數朝乃復相屬連。
    今晨得晴絕可喜,病體素羸猶著錦。
    杏花始開忽已落,桃李安能問今昨。
    獨余楊柳故青青,乃似仍叔之子弱。
    春今二月已強半,匆匆何方為羈絆。
    雨雖未厭愁奈何,又聽仆仆林鳩喚。

    75 《賀新郎·雪鬢難重綠》 宋·吳潛

    雪鬢難重綠。
    但然、黃庭境界,抱藏龜六。
    也向無何鄉里去,白墮舟邊漾淥。
    算種種、塵緣都足。

    76 《和葉野渡易古銅瓶韻》 宋·衛宗武

    此方而彼圓,何異冰與炭。
    彼工而此樸,土簋眎玉瓚。
    達人以道觀,萬殊等一貫。
    我有四耳尊,自謂今之冠。

    77 《木蘭花慢 和陳彥章暮春即事韻》 元·許有壬

    問東君何意,來幾日,便言歸。
    悵衰病襟懷,暄妍景物,正欲相依。
    狂風不知人苦,遣萬紅千紫一時飛。
    卻見楊花才思,閑來縈絆晴暉。

    78 《木蘭花慢 和陳彥章暮春即事韻》 元·許有壬

    問東君何意,來幾日,便言歸。
    悵衰病襟懷,暄妍景物,正欲相依。
    狂風不知人苦,遣萬紅千紫一時飛。
    卻見楊花才思,閑來縈絆晴暉。

    79 《驀山溪·凡軀四假》 元·王哲

    凡軀四假,正堪論討。
    有限是因緣,卻何不、修行早早。
    塵勞不染,則顯一家風,沒牽縈,無素絆,於已除煩惱。
    稍能悟曉。

    80 《滿庭芳 贈侄》 元·王哲

    非樂英材,都緣業重,奈何學父相陵。
    暗思揣已,亙昔并無能。
    最苦于身學淺,生徒擁、戰戰兢兢。
    來咨問,心中唬得,恰似履薄冰。

    * 關于相絆的詩詞 描寫相絆的詩詞 帶有相絆的詩詞 包含相絆的古詩詞(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