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相存的詩詞(1172首)
601
《繡嶺下吊施子羽》 明·王問
述者終已矣,存者日以衰。
秋風感人情,胡能不悲思。
胤子至我前,楚楚有令儀。
謂從嘉祥月,奉君掩累。
托體青山阿,夜臺甗音輝。
昔君常相近,今者隔泉闈。
隴下一杯酒,酹君詎能知。
603
《寄友人》 明·王澤
我本東海人,家住東海頭。
自從丱角時,便向西州游。
邇來西游十九載,夜夜思歸夢東海。
此身厭逐戎馬間,落魄唯存壯心在。
604
《花朝》 明·吳稼竳
日氣朝青池上波,交交啼鳥傍池多。
三春花事終難負,二月風光半未過。
土俗歲時存舊記,閨人單夾制輕羅。
正憐一樹櫻桃放,桃李相催奈若何。
605
《齒落》 明·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
若更活數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著唇吻,利與劍戟比。
豈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606
《題劉阮天臺圖》 明·徐庸
白云蒼靄迷行路,水復山重不知處。
行過澗谷有人家,忽見東風萬桃樹。
芳香艷態娛青春,花間得遇娉婷人。
五銖衣薄卷煙霧,笑語便覺情相親。
神仙雖遇終離別,千古佳名自傳說。
天臺山水至今存,桃源望斷空明月。
607
《贈王思延都護》 明·楊承鯤
讀書十年無一字,雷雨荒山走魑魅。
垂老不知行路難,翻向衡門紀災異。
眼中五岳分秋毫,筆底風霜半憔悴。
朅來燕市三日游,擊筑泣下常幽憂。
608
《過文山祠》 明·楊巍
丞相名偏重,遺祠世共尊。
乾坤柴市遠,日月蕙樓存。
一死消胡運,孤忠報漢恩。
中原還正統,辛苦向誰論。
609
《初食楊梅》 明·楊循吉
楊梅本是我家果,歸來相對嘆先作。
往來南北將十年,久不餐汝幾忘卻。
憶從年少在吳中,食以成傷難療藥。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頭賣折先附郭。
610
《落花(七首)》 明·羽素蘭
一自相從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
撲簾時助嬌娥繡,點硯常窺騷客詩。
國色尚存衣帶引,清香不改月明知。
蝶來北苑蜂南去,誰向樓頭話別離。
¤
612
《還山留別仲交作》 明·張之象
相期意氣欲凌虛,旅舍春風厭索居。
末路但存三寸舌,明時不用百家書。
昆丘窈窕思棲鶴,谷水清泠憶釣魚。
日暮干將拋酒市,生平結客似專諸。
615
《董烈婦行》 明·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616
《贈別從甥高五》 唐·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
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618
《滿庭芳》 宋·蘇軾
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
凜然蒼檜,霜干苦難雙。
聞道司州古縣,云溪上、竹塢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
620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宋·蘇軾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
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
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
* 關于相存的詩詞 描寫相存的詩詞 帶有相存的詩詞 包含相存的古詩詞(11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