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相與通的詩詞(873首)
405
《綿竹山四十韻》 唐·吳融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鉆箭簇。
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408
《贈喬二郎》 唐·呂巖
與君相見皇都里,陶陶動便經年醉。
醉中往往愛藏真,亦不為他名與利。
勸君休戀浮華榮,直須奔走煙霞程。
409
《水調歌頭》 宋·劉辰翁
我有此客否,難作主人翁。
小年自不相似,偶與大年同先生與槐城同月生,先后三日。
見說東廂諸少,正擁家君勝會,二八舞歌鐘。
亦欲得公重,公在畫堂中。
410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411
《贈盡梅竹劉信可》 宋·李軏
劉兄胸次參元化,不發為文發為畫。
心工入妙手通神,聲名直與僧繇亞。
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
紛然萬有類形役,竹梅兩品方清高。
414
《和陶貧士七首》 宋·蘇軾
老詹亦白發,相對垂霜蓬。
賦詩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間,狀類渤海龔。
半道要我飲,意與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須遣龐通。
門生與兒子,杖屨聊相從。
415
《異鵲(并敘)》 宋·蘇軾
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
有二鵲棲其廳事,訖侯之去,鵲亦送之,漳人異焉。
為賦此詩。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416
《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 宋·范仲淹
南陽風俗常苦耕,太守憂民敢不誠。
今秋與冬數月旱,二麥無望愁編氓。
龍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轟轟。
昨宵天意聚回復,繁陰一布飄寒英。
419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420
《東風辭》 宋·毛滂
凍云不凝層冰活,阿香推車上空闊。
大蛇夢驚鱗甲暖,霰雪影斷清光奪。
玉帝手持發生機,馳召東風俾回斡。
東風駕言正月頭,先驅持律吹九州。
* 關于相與通的詩詞 描寫相與通的詩詞 帶有相與通的詩詞 包含相與通的古詩詞(8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