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直話的詩詞(155首)
81
《呈佛鑒禪師偈》 宋·釋心道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82
《偈二首》 宋·釋倚遇
法昌今日開爐,行腳僧無一個。
唯有十八高人,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矩嚴難,免見諸人話墮。
直饒口似秤鎚,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勛,妄自修因證果。
85
《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明·蒲庵禪師
雷州太守東吳客,儒術傳家尚清白。
金花束帶紅錦袍,玉骨巉巉眼雙碧。
讀書昔在苕溪陽,十年不出芙蓉莊。
娛親堂上宴春色,銀絲作鲙冰雪香。
87
《次韻答頓起二首》 宋·蘇軾
挽袖推腰踏破紳,舊聞攜手上天門。
相逢應覺聲容似,欲話先驚歲月奔。
新學已皆従許子,諸生猶自畏何蕃。
殿廬直宿真如夢,猶記憂時策萬言。
89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90
《偶至東堂》 宋·范成大
岸幘蕭騷雪滿簪,一閑真是直千金。
歸來栗里多情話,病后香山少醉吟。
久坐蒲團焦葉放,閑拖藜杖蘚花深。
饑時吃飯慵時睡,何暇將心更覓心。
93
《初到榮州》 宋·陸游
亂山缺處城樓呀,雙旗蕭蕭晚吹笳。
煙深綠桂臨絕壑,霜落殘瀨鳴寒沙。
廢臺已無隱士嘯,遺宅上有高人家。
鈴齋下榻約僧話,松陰枕石放吏衙。
94
《題安州張全翁大夫溪圖》 宋·張耒
清溪縈洄流碧玉,散入緣岡萬竿竹。
照春四合錦繡林,干云直上風霜木。
主人吾宗行珪璧,解組歸來鬢猶綠。
只知林下酒盈樽,不憂門外車推轂。
96
《喜雨歌為宋太守賦》 元·王冕
南州六月旱土赤,炎官火傘行虛空。
田疇圻裂河海涸,萬物如在紅爐中。
桔槔不用計已梏,農民踏踏愁歲兇。
蓬萊太守民父母,下顧赤子心忡忡。
97
《寄薛學士》 宋·林逋
飛徵偶未下天衢,古群寬閑且寄居。
曾許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書。
高齋已想閑丹灶,清夢誰同話直廬。
江外敢知無別計,只攜琴鶴聽新除。
99
《奉送少訥還青神》 宋·文同
濕云堆空泄淫雨,日與三嵎氣相軋。
春陽沈伏不得動,萬木屈蘗草藏茁。
叢岡復嶺誰敢度,旦暮寒雞叫泥滑。
少訥胡為犯此苦,特念我困來省察。
100
《云游歌》 宋·白玉蟾
嘗記得洞庭一夜雨,無蓑無笠處。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許檐頭住。
又記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凍得皮迸血,
* 關于直話的詩詞 描寫直話的詩詞 帶有直話的詩詞 包含直話的古詩詞(1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