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盥水的詩詞(57首)

    41 《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 宋·黃庭堅

    元龍湖海二,毀譽略相半。
    下床臥許君,上床自永嘆。
    丈夫屬有念,人物非所玩。
    坐令結歡客,化為煙霧散。

    42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宋·黃庭堅

    宮槐弄黃黃,蓮葉綠婉婉。
    時同二三友,竹軒涼夏晚。
    駕言都城南,以望征車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43 《延壽寺僧小軒極蕭灑予為名曰林樂取莊生所謂》 宋·黃庭堅

    積雨靈香潤,晚風紅藥翻。
    盥手散經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養拙賁邱園。
    風懷交四境,蓬藋底百椽。

    44 《癭盆》 宋·司馬光

    癭盆生以丑自鬻,突兀當軒聳群目。
    海蛙門怒腹斡張,耆交蟠蟄鱗鬐禿。
    昔時仙客浮孤槎,波痕漬朽成凹洼。
    蜀都買卜置之去,樂來流落嚴遵家。

    45 《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 宋·賀鑄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纓。
    平生抱苦節,成就此溪名。
    長嘯置符傳,孤云歸思輕。
    溪頭四壁居,溪下百畝耕。

    46 《江上早起》 宋·蘇轍

    晨興孤舟上,盥濯夜氣清。
    整巾未皇坐,雙櫓軋已鳴。
    日出江霧散,江上山従橫。
    區區茅舍翁,曉出露氣腥。

    47 《送新蓬州程倅》 宋·吳泳

    美人其猶龍,渴飲金泉水。
    水鋏又飛去,一息蓬池耳。
    是時天氣清,眾綠事盥洗。
    遐溘埃風,長袂躡螭尾。
    天階甫一尺,民社猶千里。
    還須手帝澤,為俗洗瘡痏。
    余力裁新詩,或可代封匭。

    48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侵晨盥櫛起,爽氣隨涼飚。
    曳杖踏露草,不覺路已遙。
    水清出沙嘴,煙白橫山腰。
    致爽列群岫,不待西山招。

    49 《示龍王長老法贊》 宋·胡寅

    東峰峨龍頭,西嶺掉其尾。
    蜿蜒藏爪鬣,云臥久未起。
    誰憑象教力,掛腹千柱啟。
    重天飛鐵鳳,寶地按金指。

    50 《以墨一品餉叔夏》 宋·胡寅

    人墨兩相磨,此語昔賢嘆。
    平生幾兩屐,何用積不散。
    未忘文字耳,四寶且同案。
    陶泓有潤澤,毛穎稱詞翰。

    51 《送僧歸舊隱》 宋·周弼

    自言歸去后,只在故山邊。
    紗帽臨溪盥,銅瓶傍水禪。
    晝閑松塔雨,春盡草堂煙。
    何故相拋舍,沉浮逐世緣。

    52 《和葉野渡易古銅瓶韻》 宋·衛宗武

    此方而彼圓,何異冰與炭。
    彼工而此樸,土簋眎玉瓚。
    達人以道觀,萬殊等一貫。
    我有四耳尊,自謂今之冠。

    53 《河傳令》 元·王哲

    竹冠頂按。
    更竹作水瓶,至今常將手盥。
    竹杖竹藍,竹笠竹車竹鉆。
    竹林中,竹笛鳴,聲自喚。
    木鞋襯腳真熱暖。
    木做盤兒,鏡磨明圓滿。
    木箸木匙,木杓木盔木碗。
    木陰間,木牛耕,田三段。

    54 《浴罷》 宋·李處權

    泉湯瀹膚垢如失,振衣坐覺神充實。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嚥逾甘過飴蜜。
    華清之池故有名,玉蓮出水香霧生。
    可憐婦子汗猶濕,已聞伐鼓漁陽聲。
    我思行吟澤畔者,夢想滄浪歸濯纓。

    55 《下鐵礓嶺望秦川晚宿九谷》 宋·李復

    六月登垅如登天,騰夷鐵礓須判年。
    過險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見秦州川。
    溪塍青身下白鷺,驛亭秀木含疏煙。
    投鞭清盥且展簟,明日去酌北流泉。

    56 《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 宋·蘇頌

    峨峨鳳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濫觴,漸大乃穿石。
    靈苗蔭荼槚,寶氣近金錫。
    毖彼淵源長,茲惟云霧液。

    57 《天臺歌》 宋·喻良能

    涉海神仙夸蓬萊,登陸勝地稱天臺。
    天臺枕海連四明,萬峰千嶺相縈回。
    赤城繡出綺霞色,瀑布界破瑤山青。
    神仙居處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

    * 關于盥水的詩詞 描寫盥水的詩詞 帶有盥水的詩詞 包含盥水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