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益部的詩詞(57首)

    41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宋·蘇軾

    連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
    我來已百日,欲濟空搔首。
    坐看鷗鳥沒,夢逐麏?走。
    今朝橫江來,一葦寄衰朽。

    42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43 《送吉老學士兩浙提刑》 宋·梅堯臣

    重本恤刑天子圣,舟車持詔使臣賢。
    部中漢吏無冤獄,葑上吳人益美田。
    重過故鄉逢故老,一聞鳴鶴記山川。
    不須歌管唯詩酒,況有余杭白樂天。

    44 《送張宗益工部知相州》 宋·文同

    學術深沉久未施,晚登臺省世方知。
    詩章好奏周文廟,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當提大筆,名藩猶自擁高麾。
    應憐共試金坡者,答颯渾如鄭鮮之。

    45 《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 宋·蔡襄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
    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
    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
    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

    46 《謹贈司寇淮南公詩》 南北朝·庾信

    危邦久亂德。
    天策始乘機。
    九河聞誓眾。
    千里見連旗。

    47 《次韻胡明仲見寄》 宋·朱翌

    去年玉筍班,仰視見櫑具。
    論事似陸贄,任事似裴度。
    今年起衡山,出守非不遇。
    床頭看周易,象在益長裕。

    48 《寄魏相之》 宋·馮時行

    胡塵漲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開口無丁字。
    君從何方來,落落清廟器。
    豈覓佳吏部,惠然枉輪駟。

    49 《和李次仲韻》 宋·曹勛

    先生柱史后,道價連城重。
    火龍燎金鼎,玉樓詎可凍。
    扁舟造交舊,已奏少微動。
    藹然交風暢,舉世士莫共。

    50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辰人只識凌刑部,不識尚書晚歲官。
    晚歲功名益堪紀,辰人不識坐荒寒。

    51 《上曹憲使五十韻》 宋·程公許

    驥不稱其力,文當與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成沾沾。
    行世吾誰與,窺公意自厭,秉心漫以格,植操靜而廉。

    52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53 《自曹家沙風中拋江危甚抵銅陵縣》 宋·董嗣杲

    朔風吹沙昏,聚落風物蕃。
    劇邑此寄治,零星數軍屯。
    奸狡紛雁鶩,生殖豐雞豚。
    獵子事兵仗,儒家扃蓽門。

    54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55 《朱文公》 宋·陳普

    嘗思紫陽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倫。
    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儀厚付與。

    56 《春夜書懷》 宋·釋紹嵩

    海內艱難各飽更,鬢毛寧與化工爭。
    春宵思極蘭燈暗,曉角初吹客夢驚。
    壯思不逢韓吏部,絕交益愧孔方兄。
    到頭詩卷須藏卻,薄飯粗繒老此生。

    57 《題經樓語》 宋·釋印肅

    般若貫華嚴,涅槃通寶積。
    迷則龍宮海藏,悟則一字不識。
    教演三伯余會,度人無數百億。
    如今滿目放光明,十二部經詮不及。

    * 關于益部的詩詞 描寫益部的詩詞 帶有益部的詩詞 包含益部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