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師初事懿皇朝,三殿歸來白馬驕。上講每教傾國聽,承恩偏得內官饒。當時可愛人如畫,今日相逢鬢已凋。若向君門逢舊友,為傳音信到云霄。
去國迢迢路八千,歸心日夕九重天。當機不領到家句,且向途中快著鞭。
滋賦諴文侯李盛,終求一襲錦衣難。如何兩度還州里,兼借鄉人更剩觀。
手攬澄清轡,聲名漢范滂。一臺振風采,列郡正權綱。衡岳勢增重,文星日有光。金門雖藐藐,玉節自堂堂。
麾節羅群彥,朝廷只數公。近民多惠澤,望闕負孤忠。星殞京城震,沙移海水通。欲知休咎證,無路問蒼穹。
敢寫散人號,來登君子堂。論文才力短,憂世話頭長。老不堪行路,心思歸故鄉。數行詩后語,夜夜吐光芒。
平叔曾過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臺。蒼松翠竹青苔逕,也不傅呼宰相來。
遙思錦水會荀陳,共指棠郊憶臥云。青眼雖然蒙望我,丹心不覺恨輸君。離情杳杳三千里,老病厭厭八九分。唯待急徵同赴闕,一時得見向溪濆。
錦川風物似逢丘,運使詩流壓九流。五色云中題寺觀,四時花里按軍州。棠郊野客空遙羨,蘭省才郎稱共游。縱使謫仙今復出,難陪倡和卻應愁。
四賢同在兩川時,不獨民間斗察微。蜀魄血流啼亦少,巴猿腸斷叫應稀。文君酒旨停紅旆,神女云從慝繡衣。雪盡沉冤題盡景,齊看詔向十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