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皓帶的詩詞(66首)

    21 《尚書筵中詠紅手帕》 唐·徐夤

    鶴綾三尺曉霞濃,送與東家二八容。
    羅帶繡裙輕好系,藕絲紅縷細初縫。
    別來拭淚遮桃臉,行去包香墜粉胸。
    無事把將纏皓腕,為君池上折芙蓉。

    22 《遇道者》 唐·貫休

    鶴骨松筋風貌殊,不言名姓絕榮枯。
    尋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無。
    身帶煙霞游汗漫,藥兼神鬼在葫蘆。
    只應張果支公輩,時復相逢醉海隅。

    23 《歸國遙》 唐·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惆悵玉籠鸚鵡,單棲無伴侶¤
    南望去程何許,問花花不語。
    早晚得同歸去,恨無雙翠羽。

    寫景寫山

    24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25 《雜詩七首》 魏晉·曹植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鴈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思親

    26 《傾杯(林鐘商)》 宋·柳永

    離宴殷勤,蘭舟凝滯,看看送行南浦。
    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云鎮聚。
    算人生、悲莫悲于輕別,最苦正歡娛,便分鴛侶。
    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

    27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詞三百首贊頌歌女

    28 《南浦(中呂)》 宋·周邦彥

    淺帶一帆風,向晚來、扁舟穩下南浦。
    迢遞阻瀟湘,衡皋迥,斜艤蕙蘭汀渚。
    危檣影里,斷云點點遙天暮。
    菡萏里風,偷送清香,時時微度。

    29 《南浦(中呂)》 宋·周邦彥

    淺帶一帆風,向晚來、扁舟穩下南浦。
    迢遞阻瀟湘,衡皋迥,斜艤蕙蘭汀渚。
    危檣影里,斷云點點遙天暮。
    菡萏里風,偷送清香,時時微度。

    議論書法贊美

    30 《滿庭芳》 宋·葉夢得

    麥隴如云,清風吹破,夜來疏雨才晴。
    滿川煙草,殘照落微明。
    縹緲危欄曲檻,遙天盡、日腳初平。
    青林外,參差暝靄,縈帶遠山橫。

    詠物梅花

    31 《雨霖鈴(明皇幸西蜀)》 宋·李綱

    蛾眉修綠。
    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
    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
    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

    32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33 《傳言玉女》 宋·袁綯

    眉黛輕分,慣學玉真梳掠。
    艷容可畫,那精神怎貌。
    鮫綃映玉,鈿帶雙穿纓絡。
    歌音清麗,舞腰柔弱。

    送別思鄉生活

    34 《酹江月(壽詹守生日在武夷設醮)》 宋·卓田

    武夷山字,日使君銜上,新來帶得。
    便覺閑中多勝事,滿眼煙霞泉石。
    云卷塵勞,風生芒竹,去作山中客。
    曉壇朝罷,自然五福天錫。

    35 《木蘭花慢》 宋·李商英

    喜瓊筵乍啟,似王母、宴瑤池。
    正珠履駢肩,群仙間坐,冰玉交輝。
    新詞更兼舊曲,聽歌聲、宛轉繞屏幃。
    一縷龍香水麝,滿堂如彩云飛。

    36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37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38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39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4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 關于皓帶的詩詞 描寫皓帶的詩詞 帶有皓帶的詩詞 包含皓帶的古詩詞(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