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皇者的詩詞(684首)
501
《心竟恁地歌》 宋·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502
《贈周龐齋居士》 宋·白玉蟾
召公八十入為相,太公八十出為將。
趙州八十方行腳,鐘離八十離塵劫。
古者八十方施為,何況百歲七十稀。
居士而今七十七,黃發皓齒修龐眉。
503
《贈方壺高士》 宋·白玉蟾
蓬萊三山壓弱水,鳥飛不盡五云起。
紫麟曉舞丹丘云,白鹿夜嚙黃芽蘂。
浩浩神風碧無涯,長空粘水三千里。
中有一洞名方壺,玉顏仙翁不知幾。
505
《御筆賜字詩》 宋·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云。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506
《偶書》 宋·邵雍
紛紛議論出多門,安得真儒號縉紳。
名教一宗長有主,中原萬里豈無人。
皇王旁伯時雖異,禮不詩書道自新。
觀古事多今可見,不知何者謂經綸。
507
《小車六言吟》 宋·邵雍
昔人乘車是常,今見乘車倉皇。
既有前車戒慎,豈無覆轍克莊。
將出必用茶飲,欲登先須道裝。
軫邊更掛詩帙,轅畔仍懸酒缸。
508
《經世吟》 宋·邵雍
羲軒堯舜,湯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兩漢,又歷三分。
東西俶擾,南北紛紜。
五胡十姓,天紀幾焚。
非唐不濟,非宋不存。
千世萬世,中原有人。
509
《晝睡》 宋·邵雍
晝睡功夫未易偕,羲皇以上合安排。
心間無事飽食后,園里有時閑步回。
未午庭柯鶯屢囀,已殘花徑客稀來。
請觀世上多愁者,枕簟雖涼無此懷。
511
《次韻劉涇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512
《還李彀士雄卷》 宋·張舜民
河汾之會,韓晉之津。
在昔王馬今何人,青衫木笏排風塵。
面如桃花髭如銀,長篇大字妙入神。
關輔后輩誰等倫,四方仕宦足邅迍。
515
《謝人寄硯》 宋·朱翌
老矣捐書臥看屋,尚記姓名供簡牘。
倉皇去越著南冠,頭已如蓬口生醭。
無因可結孔方交,有藥唯醫管城禿。
新涼稍與燈火親,學字頗慚蛇蚓曲。
517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518
《夏夜臺州城中作》 明·劉基
江上火云蒸熱風,欲雨不雨天夢夢。
良田半作龜兆坼,粳稻日夕成蒿蓬。
去年海賊殺元帥,黎民星散劫火紅。
耕牛剝皮作戰具,鋤犁化盡刀劍鋒。
519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520
《出臺復還洪都》 明·楊基
福至本無象,禍來非有因。
方憂觸羅網,遽喜辭妖塵。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與屯。
倉黃圜扉中,日夕與死鄰。
* 關于皇者的詩詞 描寫皇者的詩詞 帶有皇者的詩詞 包含皇者的古詩詞(6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