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皇竹的詩詞(460首)

    21 《敬宗皇帝挽詞三首》 唐·姚合

    從諫停東幸,垂衣寶歷昌。
    漢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長。
    彩仗三清路,麻衣萬國喪。
    玄宮今一閉,終古柏蒼蒼。

    22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十四首奉寄》 唐·裴潾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
    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23 《題皇甫荀藍田廳》 唐·賈島

    任官經一年,縣與玉峰連。
    竹籠拾山果,瓦瓶擔石泉。
    客歸秋雨后,印鎖暮鐘前。
    久別丹陽浦,時時夢釣船。

    24 《雨夜同厲玄懷皇甫荀》 唐·賈島

    桐竹繞庭匝,雨多風更吹。
    還如舊山夜,臥聽瀑泉時。
    磧雁來期近,秋鐘到夢遲。
    溝西吟苦客,中夕話兼思。

    25 《贈別皇甫曾》 唐·靈一

    幽人從遠岳,過客愛春山。
    高駕能相送,孤游且未還。
    紫苔封井石,綠竹掩柴關。
    若到云峰外,齊心去住間。

    26 《感皇恩(游□□園感舊)》 宋·朱敦儒

    曾醉武陵溪,竹深花好。
    玉佩云鬟共春笑。
    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風帽。
    日斜青鳳舞,金尊倒。
    歌斷渭城,月沈星曉。
    海上歸來故人少。
    舊游重到。
    但有夕陽衰草。
    恍然真一夢,人空老。

    27 《感皇恩·一個小園兒》 宋·朱敦儒

    一個小園兒,兩三畝地。
    花竹隨宜旋裝綴。
    槿籬茅舍,便有山家風味。
    等閑池上飲,林間醉。
    都為自家,胸中無事。
    風景爭來趁游戲。
    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寫景議論

    28 《雨霖鈴(明皇幸西蜀)》 宋·李綱

    蛾眉修綠。
    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
    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
    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

    29 《感皇恩(枕上)》 宋·李綱

    西閣夜初寒,爐煙輕裊。
    竹枕綢衾素屏小。
    片時清夢,又被木魚驚覺。
    半窗殘月影,天將曉。
    幻境去來,膠膠擾擾。
    追想平生發孤笑。
    壯懷消散,盡付敗荷衰草。
    個中還得趣,從他老。

    30 《感皇恩(端禮節使生日)》 宋·李彌遜

    密竹翦輕綃,華堂初建。
    卷上蝦須待開宴。
    壽期春聚,芍藥一番開遍。
    砌成錦步帳,籠弦管。
    絳節近頒,丹雛重見。
    花里雙雙乍歸燕。
    重重樂事,憑仗東風拘管。
    一時分付與,金荷勸。

    31 《感皇恩》 宋·鄧肅

    翠竹謾連云,天風不到。
    簾幕重重自熱惱。
    冷香忽至,愛惜當同芝草。
    井花浮碧玉,炎威歸。
    酒渴想東鄰,憂心如扌壽。
    納履生疑謾悔懊。
    未容沈李,相對尊前傾倒。
    報君惟短句,瓊琚好。

    32 《感皇恩》 宋·程大昌

    池館足名花,四時蔫馥。
    就里梅春春到速。
    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長綠。
    總堪供壽樂,翻新曲。
    別向心田,有般奇木。
    依約靈椿共標目。
    八千換歷,才當一番春復。
    莫辭春起處,醅浮玉。

    33 《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宋·辛棄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喚得笙歌勸君酒。
    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
    待與青春斗長久。
    三山歸路,明日天香襟袖。
    更持銀盞起,為君壽。

    34 《感皇恩》 宋·趙善扛

    七十古來稀,吾生已半。
    莫把身心自縈絆。
    據他緣分,且憑隨時消遣。
    但知逢酒飲,逢花看。
    林泉有約,風光無限。
    日上花梢起來晚。
    芒鞋竹杖,信步水村山館。
    更尋三兩個,清閑伴。

    35 《感皇恩(元夕后二日,同彥敬郎中飲洪宣慰山園紅梅下,得感皇恩二關)》 宋·張侃

    住處記曾游,十年重到。
    罨畫湖山最春早。
    紅梅幾樹,一夜東風開了。
    矮松脩竹外,依然好。
    玉色醺酣,香團嬌小。
    消得金尊共傾倒。
    滿懷風味,前度何郎今老。
    徊徊疏影里、花應笑。

    36 《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宋·文同

    幡翣離三殿,簫笳接兩都。
    堯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
    豈并游韶石,應同去鼎湖。
    愁聞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37 《題竹和東坡韻》 宋·李甲

    翠葉彤竿已占先,湘云千疊勢爭翻。
    野夫不識天人面,知是虞皇第幾元。

    38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太上皇帝合六首》 宋·崔敦詩

    竹殿陰陰間綠槐,日長棋罷看流杯。
    北窗風味沈沈靜,南內時新節節來。

    39 《千秋歲 壽程竹逸七十》 元·朱思本

    虎溪清旭。
    瑞氣生華屋。
    無量壽,如川福。
    簪纓門閥好,詩禮家聲肅。

    40 《挽仁宗皇宗詞》 宋·金君卿

    億萬民靈四百州,銜恩哀慕幾時休。
    惜回長夜鈞天夢,歸侍仙都泰帝游。
    蒼野路遙斑竹恨,翠微宮冷白楊秋。
    國人雨泣西郊暮,煙慘風悲亦為愁。

    * 關于皇竹的詩詞 描寫皇竹的詩詞 帶有皇竹的詩詞 包含皇竹的古詩詞(4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