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皆是物的詩詞(536首)

    21 《杏殤(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嬰,故作是詩)》 唐·孟郊

    凍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飛。
    驚霜莫翦春,翦春無光輝。
    零落小花乳,斕斑昔嬰衣。
    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歸。

    22 《水調歌頭(似之、申伯、叔陽皆作,再次前韻)》 宋·李綱

    物我本虛幻,世事若俳諧。
    功名富貴,當得須是個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與吾儕。
    寄語舊猿鶴,不用苦相猜。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寫花感嘆人生

    23 《夏夜與魏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 宋·臧奎

    雨破畏日沉,月出酷暑歇。
    衙中河亭上,靜與山不別。
    良朋俱遠來,文會一何悅。
    箕踞巾舄閑,玩好琴樽列。

    24 《夏夜與臧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 宋·魏野

    雨破畏日沉,月出酷暑歇。
    衙中河亭上,靜與山不別。
    良朋俱遠來,文會一何悅。
    箕踞巾舄閑,玩好琴樽列。

    25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宋·司馬光

    積雨久未闋,豈徒行客憂。
    夜聞屋中人,嘆息悲田疇。
    方春播殖時,種食皆外求。
    鞭訶犯赤日,酷烈慚羸牛。

    26 《奇仲德華第二轉語皆有旨趣致中乃謂仆操兩可》 宋·劉子翚

    不可無詩絕盍簪,雜然嘲玩寄嘉首,唯阿似是摸棱手,虛靜初無照物心。
    蓮蕩遠陰波面合,堇峰橫翠雨中深。
    頗能逐勝此來否,一笑又成染甫吟。

    27 《羅稚川善畫作此贈之》 宋·趙文

    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
    渝川有二羅,畫得天地之英奇。
    大羅詩名撼湖海,小羅天機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搖毫造化已破碎,灑墨元氣為淋漓。

    28 《會稽楊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項里相傳項羽鄉里》 宋·王铚

    越山楊梅最珍美,人杰地靈生項里。
    江東廟食憶至今,應緣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無時窮,落在故鄉草木中。
    請看枝頭萬點火,猶是咸陽三月紅。

    29 《漢武帝雜歌三首》 唐·韋應物

    漢武好神仙,黃金作臺與天近。
    王母摘桃海上還,感之西過聊問訊。
    欲來不來夜未央,殿前青鳥先回翔。

    30 《無長物》 唐·白居易

    莫訝家居窄,無嫌活計貧。
    只緣無長物,始得作閑人。
    青竹單床簟,烏紗獨幅巾。
    其馀皆稱是,亦足奉吾身。

    31 《過眼吟》 宋·邵雍

    紛紛過眼不須驚,利害相磨卒未平。
    伎倆雖多無實效,聰明到了是虛名。
    溫涼寒熱四時事,甘苦辛酸萬物情。
    除卻此心皆外物,此心猶恐未全醒。

    32 《寓蕭塘皆春堂偶成》 宋·衛宗武

    紅云逐水流,春事隨飛揚。
    昔嗟節序移,今苦歲月長。
    洊為蕭水游,物是人則亡。
    西園得逍遙,暫寄風雨床。

    33 《物我》 宋·釋文珦

    物我兩俱忘,隤然入道鄉。
    空為真命脈,靜是悟肝腸。
    竹月光零亂,松風韻短長。
    色聲皆妙契,曾不費思量。

    34 《感夢(夢故兵部裴尚書相公)》 唐·元稹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館,有館名芳溪。
    荒郵屋舍壞,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體顧若刲.

    邊疆狩獵憂慮

    35 《感時三首》 唐·方干

    不覺年華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見故交梳白頭。
    雖道了然皆是夢,應還達者即無愁。

    36 《送楚巖往支硎山》 明·楊循吉

    昔有支公者,曾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猶存馬蹄跡。
    寒泉出傍澗,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筆勢甚奇特。

    37 《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藥糜。
    青陽動新晴,兀兀厭坐馳。
    靜聞簫鼓鬧,翠幰行春堤。
    柔風吹簾旌,杲日浮屏緹。

    38 《米元章海岳詩帖贊》 宋·岳珂

    海岳之東西,見于印而驗于碑。
    觀乎此詩,景與物隨。
    於虖噫嘻,此皆是也,夫豈復有今是而昨非。
    江湯湯其不移,山窿窿其不虧。
    登兮覽兮,予言其如之。

    39 《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水調歌》 宋·晁公溯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
    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
    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40 《古松歌》 宋·釋文珦

    山中草木知何數,獨愛庵西古松樹。
    千歲老鶴巢其巔,根有茯苓心不蠹。
    秋來是物皆扔落,此君勁色還如故。
    嘗間無用乃全生,卻恐身為材所誤。
    最好無過是樗散,一生不入良工眼。

    * 關于皆是物的詩詞 描寫皆是物的詩詞 帶有皆是物的詩詞 包含皆是物的古詩詞(5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