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皆一絕的詩詞(567首)

    81 《上平江陳侍郎十絕》 宋·張元干

    前賢一節皆名世,此道終身公獨行。
    每見遺編須掩泣,晚生期不負先生。

    82 《和鄭康道探梅十絕句》 宋·李洪

    萬木凋枯一笑春,未應蘭芷伴騷人。
    東風桃李皆奴仆,我輩論文未厭頻。

    83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宋·趙蕃

    兩載皇華使,江湖得少寬。
    見皆儒雅錄,聞絕惠文彈。
    內外有輕重,言行無易難。
    春秋賢者責,傾耳向長安。

    84 《聞金之一鄧牧心葉去文皆羽化山中》 宋·仇遠

    獨居學道坐柘禪,鹿豕交游七十年。
    能以幻軀當雨雪,終無虛腹坐神仙。
    平生文字知誰愛,老死山林絕可憐。
    他日錢塘耆舊傳,三高宜入畫圖傳。

    85 《出游郊外七絕》 宋·王炎

    漠漠野田新水生,花枝一笑欲傾城。
    孤村曲塢皆春色,信有東風不世情。

    86 《奏事入都出西湖上成四絕》 宋·王炎

    羽衣引我度松關,借得湖山一眼看。
    去棹來橈皆物役,個中惟有白鷗閒。

    87 《攜得秘監詩一編登舟因成二絕》 宋·張镃

    今日何曾獨自來,船中相伴有誠齋。
    須知不局詩編里,妙用方能處處皆。

    88 《勸農同幕皆預即事四絕》 宋·陳杰

    妥帖輕輿我自便,更施小帳暖如氈。
    前山一陣東風雨,馬上諸郎陛楯然。

    89 《七月四夜十過差涼閑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絕》 宋·陳文蔚

    每向清宵自省愆,滔滔無奈世皆然。
    盈虧消息因而悟,萬事支頤一聽天。

    90 《又送石舍人》 宋·蘇頌

    予告西還上寵優,輝華行李照亭郵。
    內朝簪橐虛嚴直,故國山川想舊游。
    一去秋光連棧道,及歸春色動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絕,定有佳章到處留。

    91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子云文不在茲乎,豈與常人論有無。
    興喪亦皆天意爾,匡人於此莫如予。

    92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吾於萬理已無疑,何必容心更去推。
    自此有無皆不立,有知翻以累無知。

    93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只是人生少琢磨,厄於陳蔡尚弦歌。
    道之興廢皆由命,雖愬如公奈命何。

    94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於兵於食皆云去,當使斯民信獨存。
    不爾此心先已喪,雖云兵食更休論。

    95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夫子當時議逸民,舉皆未必見其真。
    唯吾無可無不可,所以巍然號圣人。

    9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97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98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9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00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 關于皆一絕的詩詞 描寫皆一絕的詩詞 帶有皆一絕的詩詞 包含皆一絕的古詩詞(5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