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百感生的詩詞(624首)
542
《天馬行應制作》 元·周伯琦
飛龍在天今十祀,重譯來庭無遠邇。
川珍岳貢皆貞符,神駒躍出西洼水。
拂郎蕞爾不敢留,使行四載數萬里。
乘輿清暑灤河宮,宰臣奏進閶闔里。
543
《錢舜舉寒林七賢圖》 明·高得旸
騷壇逸響何寥寥,作者逝矣誰能招。
詵然七子美風度,乃有遺像圖生綃。
衣冠半帶晉秀氣,人物絕是唐中朝。
想當朝事得休暇,擬采野景歸風謠。
544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545
《落花篇》 明·林應亮
東鄰昨夜飛紅雨,落花如霰隨風舉。
千叢綴綺謝繁枝,九陌垂青隱芳樹。
憶昨芳妍乍放時,含娟凝艷騁容姿。
盈盈絳幘承曦暖,燁燁瑤英泛露滋。
546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547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550
《過冷泉關次韻》 明·楊巍
西風落木不勝秋,百雉關門控上游。
標柱何人仍破虜,棄繻狂客慢生愁。
云開霍岳當天出,雨漲汾河拍岸流。
到處登臨興感慨,角聲高起夕陽樓。
551
《壬子元日》 明·岳岱
北庭多芳草,秀色連深谷。
歲新景亦新,原野散晴淑。
林日出東巖,萋萋照幽綠。
節候感春禽,鳴聲在喬木。
552
《贈唐宗魯》 明·趙滂
驚飆振原野,草樹日已疏。
客子懷故林,哀鴻云外呼。
九土人相食,煙塵暗長途。
骨肉一分散,東甌定勾吳。
553
《秦穆公墓》 宋·蘇軾
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
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識公墓。
昔公生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従田橫。
554
《荊州十首》 宋·蘇軾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555
《招同官游東園》 宋·王安石
青青石上蘗,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爾生信無聊。
感此歲云晚,欲歡念誰邀。
嘉我二三子,為回東城鑣。
幽菊尚可泛,取魚系榆條。
毋為百年憂,一日以逍遙。
556
《秋興九首其一擬韓退之》 宋·秦觀
逍遙北窗下,百事遠客慮。
無端葉間蟬,催促時節去,愁起如亂絲,縈纏不如緒。
日月豈得已,還復役朝暮。
人生均有得,悲嘆我不誤。
春愁自天時,感憤亦真趣。
557
《贈申孝子世寧》 宋·辛棄疾
六月烈日日正中,時有叛將號群兇。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鵝湖峰。
白刃紛紛避行路,六合茫茫何處去。
妻見夫亡不敢啼,母棄兒奔那忍顧。
558
《東窗偶書》 宋·陸游
東窗終日靜愔愔,消盡平生幻妄心。
秋氣未催群木脫,老懷先感百蟲吟。
屏風疊邃思廬阜,冠子峰高憶少林。
安得吾身且強健,一藤隨處更幽尋。
559
《讀淵明詩》 宋·陸游
淵明甫六十,遽覺前途迮,作詩頗感慨,自謂當去客。
吾年久過此,霜雪紛滿幘,豈惟仆整駕,已迫牛負軛。
奈何不少警,玩此白駒隙。
傾身事詩酒,廢日弄泉石;梅花何預汝,一笑從渠索。
560
《送韓梓秀才十八韻》 宋·陸游
束發走場屋,始得從君游。
燈火都城夜,風雨湖上秋,追隨不隔日,巖窮探搜,摩挲石屋背,搖兀闇門舟。
酒酣耳頰熱,意氣蓋九州。
夜臥相蹋語,狂笑雜嘲謳。
* 關于百感生的詩詞 描寫百感生的詩詞 帶有百感生的詩詞 包含百感生的古詩詞(6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