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百子堂的詩詞(764首)

    201 《胡樞橫山堂》 宋·葛立方

    天然平遠染百幅,泚筆底須東絹傳。
    窗戶吐吞新日月,風煙出沒舊山川。
    白公筑室地三一,楊子章玄文五千。
    筋力尚堪驅使在,異時重泛白蘋船。

    202 《同子華兄象之宿資福院》 宋·韓維

    風塵暗西郊,野寺欣稅鞅。
    虛堂清氣肅,偃仰百骸放。
    至道本自簡,欲語不可強。
    夜深松檜寂,明月皎相向。

    203 《讀杜子美詩》 宋·韓維

    寒燈熠熠宵漏長,顛倒圖史形勞傷。
    取觀杜詩盡累紙,坐覺神氣來洋洋。
    高言大義經比重,往往變化安能常。
    壯哉起我不暇寐,滿座嘆息喧中堂。

    204 《素風堂》 宋·鄭獬

    潁水纖纖清露石,仙翁於此買煙村。
    唐朝三百盛冠蓋,丞相幾家馀子孫。
    耀世文章雖已遠,傳家清白至今存。
    由來人物能相繼,又見芝蘭秀一番。

    205 《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 宋·張栻

    公臥百尺樓,余子可下瞰。
    我每奉談麈,汲古得探探。
    身外皆為余,此道要無憾。
    從渠梅雨天,陰晴遞明暗。

    206 《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 宋·陳造

    仲尼治道師,今古誰造閫。
    公與由也果,有得非二本。
    為政貴無倦,圣語要自反。
    吾宗宰仁和,條教仰瓴建。

    207 《送姜醫與能仁西堂印老能仁韋宙讀書之地》 宋·胡寅

    韋公挾策漫荊榛,牧子亡羊也未真。
    百疊亂山秋思杳,半巖修竹歲寒親。
    不須招手游蓮社,且可冥心舍筏津。
    山芋畦蔬正味好,餉君姜醢助芳辛。

    208 《挽谷子長》 宋·廖行之

    百歲三之日,如君乃若然。
    謝庭凋玉樹,楚澤斃蘭荃。
    堂有雙親老,身無寸祿緣。
    英魂儻猶在,泣我此詩篇。

    209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宋·趙蕃

    聞道筑堂名遂初,規模渾是退居圖。
    藏書自有三萬軸,種橘何多二百株。
    我似杜陵寧老蜀,君如張翰已歸吳。
    詩成把酒遙相屬,門外北風方怒呼。

    210 《送徐子學魯赴梅教二首》 宋·王邁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塵以道鳴。
    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見諸生。
    斯文有脈煩珍護,何地無才要作成。
    朝列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211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宋·李曾伯

    渡滬已定葛巾北,分陜既成周袞東。
    二者於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
    香名千載梅邊雪,歸路三秋桂子風。
    百萬民夷休戀戀,公方柄用福無窮。

    212 《寄周堂長》 宋·董嗣杲

    回首大江秋水西,杖藜閒步菊花籬。
    百年清白甕中酒,萬事安危枰上棋。
    夢入莊生迷蝶處,歌窮寧子飯生時。
    西風徐榻獨棲慣,屋枕濂溪云錦池。

    213 《風入松 觀燈下半開杏花》 元·王惲

    一枝濃艷照華堂。
    暖*貯春光。
    寫生莫羨徐熙筆,風流在、百子池傍。
    點綴紅妝玉頰,簾苫粉淡宮妝。

    214 《酹江月 為友人壽中丞子初》 元·王惲

    棲遲林壑,甚雍容、雅量氣橫寥廓。
    人道魁然真宰輔,心在朝家黃閣。
    幾卷閑書,一門清樂,不羨千金橐。
    諸郎楚楚,鳳毛輝映麟閣。

    215 《半淞園坐雨伯夔重伯壽臣及兒子方恪同游》 近代·陳三立

    百日重尋丑石存,芙蓉照水柳當門。
    蝶招裙屐迷荒徑,蝸篆亭臺認斷痕。
    亂葉鳴空群籟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對茗圍寒雨,遺世魂依犢鼻裈。

    216 《徐子修畫山水歌》 明·袁凱

    夏家高堂生晝寒,徐卿畫圖墨未干。
    深山大澤貯煙霧,黑處似有龍蛇蟠。
    襄陽小米師董原,妙處不受繩墨牽。
    頃刻萬里皆自然,房山尚書世稱賢。

    217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鵯鵊呼人曉夢回,霽光催賞百株梅。
    輕車不管沾泥滑,童子從來自慣推。

    218 《鄉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貴溪作詩奉寄》 宋·戴表元

    舟車亦日千余里,筆硯清風二百年。
    開口人知宗洛派,舉頭身欲近閩天。
    絺袍涼擁松皮幾,桂酒春浮藥玉船。
    猶有英髦臥空谷,間將名字訪華顛。

    219 《孝感堂》 宋·李處權

    孝為百行本,儒訓存六經。
    未有仁而遺,禮宜權重輕。
    哀嚴以事死,敬樂以事生。
    豈徒天性得,乃見人道成。

    220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一言道盡,卻成兩橛。
    擊鼓陞堂,子承父業。

    * 關于百子堂的詩詞 描寫百子堂的詩詞 帶有百子堂的詩詞 包含百子堂的古詩詞(7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