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茅人的詩詞(623首)
261
《奔月卮歌》 元·楊維楨
神犀然光射方諸,海水拆裂雙明珠。
大珠飛上玉免臼,小珠亦奔銀蟾蜍。
千年太陰煉成魄,豈識妖■吞啖卮?刳胎乃墮歡伯計,玉斧椎開桃扇核。
茅山外史海上來,拾得海月稱奇哉。
262
《大唐鐘山進士歌》 元·楊維楨
睛如貓,須如茅,烏靴白簡鴨色袍。
元是鐘山老馗唐進土,感君之賜何以酬君勞。
雖生不得祿,誓死為鬼豪。
老馗血食豈敢饕,宮中飽食有祆耗,擘而啖之如啖螯。
263
《上費邛州》 宋·李流謙
疏茅裂萬戶,百戰未易得。
一識荊州面,不作半錢直。
朝曦明生東,夜斗光炯北。
皎皎群目用,余影到盆隙。
266
《贈梅谷高士》 宋·何夢桂
去年無方老瞿曇,授我云門一劄禪。
今年羽衣梅谷仙,丹法葛翁口談玄。
無方是兄仲梅谷,誤墮凡胎投母腹。
豈非江郎三石人,兩石飛來化雙玉。
267
《南村》 明·袁凱
南村煙樹接蒹葭,白鷺翩翩滿白沙。
此地遂成茅屋計,何人更識老夫家。
即開斷壟行新竹,便接平皋樹雜花。
戎馬紛紛終未已,此身泛泛獨長嗟。
268
《題朱儀中雨圖》 明·李東陽
菰叢蒼蒼集煙渚,山頭濕云半為雨。
垂蘿繞屋茅覆墻,石燕林鳩似相語。
桃花落盡梅子黃,南湖北泖俱茫茫。
黃泥道路白頭浪,知是江南煙水鄉。
269
《八十歲吟》 宋·丘葵
自愧身無濟世才,茅齊高臥白云隈。
堂堂玉立窗前竹,疊疊前鋪砌上苔。
白鳥去邊春日暮途窮落,青山斷處晚潮來。
逢人不必言時事,共把情懷對酒開。
270
《種蘭》 唐·陳陶
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
春風長養深,枝葉趁人長。
智水潤其根,仁鋤護其芳。
蒿藜不生地,惡鳥弓已藏。
寫人贊頌
272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273
《哭元帥宗公澤》 宋·吳芾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274
《野趣亭》 宋·汪莘
晚唐多處士,林亭足娛嬉。
吾鄉盛儒冠,何園可棲遲。
負者有不能,富者有不為。
我窮不出門,出門復坐馳。
277
《學仙二首》 唐·韋應物
昔有道士求神仙,靈真下試心確然。
千鈞巨石一發懸,臥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試過,名奏玉皇乃升天。
279
《寄宿田家》 唐·高適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
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280
《行路難》 唐·馮著
男兒轗軻徒搔首,入市脫衣且沽酒。
行路難,權門慎勿干,平人爭路相摧殘。
春秋四氣更回換,
* 關于白茅人的詩詞 描寫白茅人的詩詞 帶有白茅人的詩詞 包含白茅人的古詩詞(6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