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楊聲的詩詞(308首)
281
《沁園春·萱草闌干》 宋·無名氏
萱草闌干,楊花庭院,夜景澄虛。
望庚星昴宿,熒熒照室,祥煙瑞靄,郁郁充閭。
白鹿入胎,黃龜獻夢,果應君家生鳳雛。
真英物,似崑山片玉,滄海明珠。
282
《寄維陽許待制》 宋·梅堯臣
當時永叔在楊州,中秋待月後池頭。
約公準擬與我敵,是夜二雄利矛。
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樹婆娑而枝虬。
283
《暮春》 宋·王禹偁
索寞紅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殘。
才聞鶯囀夸楊柳,已被蟬聲哭牡丹。
壯志休磨三尺劍,白頭誰藉兩梁冠。
酒罇何必勞人勸,且折余花更盡歡。
285
《贈江貫道》 宋·吳則禮
即今海內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貫道。
孤峰疊巘真自奇,老樹滄波亦復好。
扶杖時來問麴生,戲捉毛錐吾絕全。
龍眠居士喚不應,世上從交韋偃少。
286
《春效行》 宋·李新
半夜東風入桃李,楊柳煙深塵不起。
江南乍暖蜂滿園,洛陽初晴花出市。
走馬尋芳白面郎,回頭巧笑人在墻。
一聲鶯囀墻南北,引斷行人歸未得。
287
《送吳使君》 宋·李新
西南世家無十族,吳范生兒長食肉。
虎頭犀骨初長成,閉門教草三千牘。
傳來舊物凌云筆,楷字君王無第一。
墨池染盡俱拙人,柿葉學成幾失實。
288
《寄靜庵》 宋·劉學箕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去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裹安行藏。
290
《又用胡尉韻》 宋·方岳
便覺尋春負一籌,老懷無復少年游。
茶桑天似鵝黃酒,楊柳花飛狐白裘。
試問獨醒觀眾醉,何如一笑失千憂。
不知多少人間事,付與溪聲自在流。
291
《爭棋》 宋·方岳
江南底處無楊柳,海內何人解詩酒。
春蓑雨濕蕙煙寒,閒卻鷗沙釣竿竹。
塞云漠漠方笞兵,油幢安用白面生。
東山屐齒蘚花綠,鶴唳風聲到棋局。
292
《寄盧致遠》 宋·陳著
春來日日雪滿山,雪晴初放春風還。
高人佳處獨先得,挼藍新漲溪一灣。
垂楊隔岸竹隔水,梅花飛香莎草斑。
市聲咫尺自辟易,天景呈發無留慳。
294
《香奩體》 宋·陳允平
小院薰風滿,閑庭白晝長。
靖蜓楊柳岸,鸂鶒芰荷塘。
云合朱檐卸,山高翠閣涼。
蔓滋青薜荔,芽長紫良姜。
295
《寄懶庵》 宋·胡仲弓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處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玻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時百行藏。
296
《用元韻寄周推蕭法》 宋·王炎
隔岸好山羅數峰,繞檐修竹添深叢。
云溪有此兔一窟,將雛德曜隨梁鴻。
一饑難忍出謀食,志郁不伸成怪松。
彼美湓城二君子,昔未識面先聞風。
297
《講堂書事》 宋·釋智圓
早玩臺衡宗,佛理既研精。
晚讀周孔書,人倫由著明。
達本與節躬,志在求同聲。
擊蒙雖云勞,來學苦無成。
楊雄玄尚白,仲尼道不行。
青山夢中歸,華發年來生。
唯當照真空,萬事從營營。
298
《次韻周子問詠雪》 宋·項安世
掃罷殘冰雪辱臨,喚回前雪與爭新。
禁持酒力難為圣,倚賴詩腸即有神。
朝氣顛狂從自舞,夜聲騷屑會相親。
白蘋滿眼長安夢,三月楊花覆錦茵。
300
《秦女行》 宋·張镃
妾家秦關中,白玉為重堂。
堂前翠簾鉤,一一金鴛鴦。
暖艷照綺席,新聲按笙簧。
妾小不解事,戲劇珠樓旁。
* 關于白楊聲的詩詞 描寫白楊聲的詩詞 帶有白楊聲的詩詞 包含白楊聲的古詩詞(3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