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拂的詩詞(960首)
541
《清平樂 壽內》 元·韓奕
爐煙拂拂。
生愿長同室。
還度新腔調舊瑟。
四十三年今日。
當初黃卷相逢。
后來紅線相從。
此去白頭相守,榴花無限薰風。
542
《王家坡觀瀑》 近代·陳三立
松底秋風翻兩袂,雜隨婦孺探勝地。
長谷橫出小天池,斗下犖確沙石碎。
再折冥徑路絕,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牽發甫脫免,亂石磊磊堆無次。
543
《沁園春·一劍西來》 當代·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
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閑情。
風雷意氣崢嶸。
544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545
《豁然閣》 宋·程俱
云霞墮西山,飛帆拂天鏡。
誰開一窗明,納此千頃靜。
寒蟾發淡白,一雨破孤迥。
時邀竹林交,或盡剡溪興。
扁舟還北城,隱隱聞鐘磬。
546
《次韻寄求道人》 宋·朱槔
天工憒憒春無力,桃李顰心少顏色。
夢中矯首望三山,我是東南未歸客。
豈壑交游人姓支,相思江月半成規。
遙知草木代說法,豈是畫餅隨隨兒嬉。
547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548
《書香山九老圖》 明·王恭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脫略青云器。
抗節羞趨當路門,拂衣起謝人間事。
以茲疏散愛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閑。
玉堂金馬俱殘夢,流水孤云同去還。
551
《藍溪閒居》 宋·陳洎
白鹿原東虎候西,結廬岑寂映藍溪。
露侵僧履蘭三逕,春入農歌雨一犁。
聒枕溜聲疑水宿,拂檐山色類巖棲。
閉門養拙無人問,揭盡陳編日又低。
552
《訪陳彥太不遇》 宋·陳某
每憶可人陳太丘,不辭山路遠追游。
清霜拂鬢雞聲早,白鶴橫江月影浮。
豈為開樽無北海,虛聞懸榻待南州。
題詩與盡空歸去,回首梅花百尺樓。
553
《普明院》 宋·陳延齡
普明禪寺隱巖坰,狂客重來酒未醒。
云氣竟拖龍尾白,山容盡比拂頭青。
松林深處誰家屋,村墅斜陽若個亭。
莫問笑談歸去晚,有詩留與赤松聽。
554
《題慧山翠麓亭》 宋·丁寶臣
諦看軒軒面翠微,暫來登此已忘機。
地連佛寺樓臺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曉徑忽穿清氣入,夜船多載白云歸。
世人誰識紅塵處,終老功名未拂衣。
555
《題梅山》 宋·范仁仲
袖凜摧奸劍拂霜,奈何不報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漢諸王百沸湯。
便覓赤松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揚。
想疑九轉丹成后,憤吐精衷訴玉皇。
556
《題雪竇飛雪亭》 宋·高元之
危亭上拂煙霧光,蒼崖深到蛟螭穴。
天河飛來破山翠,寒入疏林風自發。
翻珠錯玉無時歇,巖前散作千秋雪。
寒聲蕭蕭凜毛發,白云朵朵翔空滅。
飛流濺沫入毫端,天與一詩為題絕。
557
《棲霞寺》 宋·谷倪子
去郭六十里,閑游避世譁。
不將仙鶴伴,還用白牛車。
草木隱君宅,香燈古佛家。
幾多吟景致,無限筆光華。
泉想尋新眼,茶應發嫩芽。
遙知碧巖上,舉手拂煙霞。
559
《桐柏山》 宋·胡融
清曉騎白鹿,直上桐柏山。
冊環若城郭,琪樹郁參天。
青猨導我路,如入崆峒巔。
瑤草被阪綠,瓊蕊凌霜繁。
560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 關于白拂的詩詞 描寫白拂的詩詞 帶有白拂的詩詞 包含白拂的古詩詞(9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