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登復道的詩詞(502首)

    21 《長安道》 宋·陸游

    千夫登登供版筑,萬手丁丁供斲木。
    歌樓舞榭高入云,復幕重簾晝燒燭。
    中使傳宣騎飛鞚,達官侯見車擊轂。
    豈惟炎熱可炙手,五月瞿唐誰敢觸。

    22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陜右游山歸復登少室為詩見》 宋·司馬光

    瘦馬飄搖屢往還,疲勞專為訪名山。
    須知筋力行將老,漸恐峰巒不可攀。
    蠟屐早能尋勝概,彈冠悔更落塵寰,幸依賢者為東道,大得逍遙水石間。

    23 《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 宋·蘇轍

    識公歲已深,従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貧賤跡。
    公歸無留意,我處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東行始觀國。

    24 《歸自真州道中用前韻簡諸故人》 宋·章甫

    閒愁生旅懷,薄酒安能陶。
    籃輿赴歸期,歷歷山路高。
    風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
    官閑相聚首,懷我登頓勞。

    25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26 《重陽日陪元魯山德秀登北城,矚對新霽,因以贈別》 唐·蕭穎士

    山縣繞古堞,悠悠快登望。
    雨馀秋天高,目盡無隱狀。
    綿連滍川回,杳渺鴉路深。
    彭澤興不淺,臨風動歸心。

    27 《登樂游原懷古》 唐·豆盧回

    緬惟漢宣帝,初謂皇曾孫。
    雖在襁褓中,亦遭巫蠱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義彌敦。
    馳逐蓮勺道,出入諸陵門。

    寫人詠史懷古贊美

    28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句》 唐·顏真卿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
    ——顏真卿
    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
    ——劉全白

    29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頂時雅上人適遷華藏于》 明·呂誠

    曉出城西門,蕩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氣擁高迥。
    潮上洲渚沒,棹發六飛騁。
    前岑獻奇狀,心目快引領。

    30 《乾道己丑守括,被召再過釣臺,自和十年前小》 宋·范成大

    浮生渺渺但飛埃,問訊星宮又獨來。
    天上人間最高處,為君題作郁蕭臺。
    拙疏何計補涓埃,慚愧雙旌云復來。
    三過溪門今老矣,病無腳力更登臺。
    界天山雪凈黃埃,溪上扁舟夜沉來。
    匝地東風勸椒酒,山頭今日是春臺。

    31 《久雨新霽蚤過松竹道院復以雨歸因用汪彥章一》 宋·楊冠卿

    一春略無十日晴,灶前濈濈蛙黽生。
    晨興登視云霽平,攬衣出門聊意行。
    東風吹拂酒面醒,花光掠我雙眼明。
    舉頭還聽鳩婦鳴,歸來有酒愁獨傾。

    32 《秋日送客梁山道中》 宋·晁公溯

    白露下木末,寒蜩抱枝鳴。
    道帝幾官樹,稍稍棲烏驚。
    不知何為爾,蕭瑟來秋聲。
    遙山斂暝色,涼月含空明。

    33 《春日偕游響應山觀瀑泉飲漱玉亭上分復磴擁危》 宋·陳必復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賸。
    野服烏角巾,郊游偶乘興。
    同行皆好賓,樂此境物勝。
    古寺臨清潭,鳴泉落危磴。

    34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35 《登薊城西北樓送崔著作融入都》 唐·陳子昂

    薊樓望燕國,負劍喜茲登。
    清規子方奏,單戟我無能。
    仲冬邊風急,云漢復霜棱。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36 《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陽郡城西樓》 唐·耿湋

    茂德為邦久,豐貂舊相尊。
    發生傳雨露,均養助乾坤。
    曉肆登樓目,春銷戀闕魂。
    女墻分吏事,遠道啟津門。

    37 《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 宋·蘇軾

    昨夜雨鳴渠,曉來風襲月。
    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環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絕。
    蒲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

    38 《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士使君二十二》 宋·司馬光

    漢家二千石,體望幾來尊。
    況復嚴徐客,從前益稷孫。
    公侯貴不絕,禮樂器常存。
    符竹臨分陜,聲光應列藩。

    39 《聞子美次道師厚登天清寺塔》 宋·梅堯臣

    二三君少壯,走上浮圖巔。
    何為苦思我,平步猶不前。
    茍得從而登,兩股應已攣。
    復想下時險,喘汗頭目旋。
    不如且安坐,休用窺云煙。

    40 《陪諸先輩題名登春臺臞軒即席次故相陳魏公韻》 宋·劉克莊

    臺荒屋老閱人深,拂拭留題重整襟。
    科目一朝來券外,姓名三世在碑陰。
    公孫晚歲叨明詔,裘氏當年費苦吟。
    報與曲江先輩道,老婆非復少時心。

    * 關于登復道的詩詞 描寫登復道的詩詞 帶有登復道的詩詞 包含登復道的古詩詞(5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