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痕斑的詩詞(82首)

    21 《江神子/江城子》 宋·辛棄疾

    寶釵飛鳳鬢驚鸞。
    望重歡。
    水云寬。
    腸斷新來,翠被□香殘。

    22 《依韻和馮亞見贈》 宋·魏野

    君向城中住,淳風想獨還。
    相逢多解夢,不見少開顏。
    期約多尋藥,商量共買山。
    羨予庭際石,重疊蘚痕斑

    23 《贈許石田為僧》 宋·鄭清之

    平明對鏡良獨難,子能脫屣彈指間。
    戲視此身如髦蠻,冠巾擺落逃繻關。
    千鈞強弩一笑彎,萬錢買盡江南山。
    厭渠世路車輪殷,赤腳健倒苔痕斑

    24 《題臨川道中玉虛觀》 宋·張镃

    技宅清都去不還,尚留仙事警其頑。
    靈茅歲久香猶發,丹井功成水自閒。
    日轉空庭松影瘦,兩余幽徑蘚痕斑
    云軿鶴駕何曾遠,滿耳天風吹佩環。

    25 《春懷》 宋·葛紹體

    春衫曾著淚痕斑,才到年時怕倚欄。
    何處飛來雙燕子,傍人還欲訴春寒。

    26 《漁父詞七首》 宋·薛嵎

    湘妃淚染竹痕斑,風雨連朝下釣難。
    春浪急,石磯寒,買得茅柴味亦酸。

    27 《斑竹》 唐·劉長卿

    蒼梧千載后,斑竹對湘沅。
    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

    28 《斑竹(得之湘流)》 唐·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萬里行人感別魂。
    知是娥皇廟前物,遠隨風雨送啼痕。

    29 《斑竹筒簟》 唐·杜牧

    血染斑斑成錦紋,昔年遺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

    30 《斑竹祠》 唐·汪遵

    九處煙霞九處昏,一回延首一銷魂。
    因憑直節流紅淚,圖得千秋見血痕。

    31 《斑竹》 唐·無名氏

    濃綠疏莖繞湘水,春風抽出蛟龍尾。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撐蜀錦紅霞起。
    交戛敲欹無俗聲,滿林風曳刀槍橫。

    32 《瀟湘神·斑竹枝》 唐·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宋詞三百首婉約詠物懷古哀怨

    33 《得陳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宋·梅堯臣

    客初西蜀來,遺我雙筇竹。
    上有紅淚斑,斷非湘娥哭。
    嘗聞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灑更鮮,殷痕侵粉綠。

    豪放詠史感慨

    34 《斑竹》 明·杜瓊

    重華南去不南還,二女啼痕在竹間。
    亦有富川蘇子墨,至今枝葉尚斑斑。

    35 《斑竹夫人》 宋·黃庚

    汗青書墨沁肌涼,李衛曾攜近竹床。
    眼孔盈盈看熟客,淚痕點點泣秋房。
    湘紋冷淡宜湘簟,玉體玲瓏稱玉郎。
    秦虢流封無夢到,傍人空以睡為鄉。

    36 《雜曲歌辭·江上曲》 唐·李嘉祐

    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
    可憐應是陽臺女,坐對鸕鶿嬌不語。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盡是湘妃泣淚痕。

    37 《江上曲》 唐·李嘉祐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
    可憐應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山語。
    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盡是湘妃泣淚痕。

    38 《同舍弟佶、班、韋二員外秋苔對之成詠》 唐·包何

    每看苔蘚色,如向簿書閑。
    幽思纏芳樹,高情寄遠山。
    雨痕連地綠,日色出林斑。
    卻笑興公賦,臨危滑石間。

    39 《貽華陽柳少府》 唐·杜甫

    系馬喬木間,問人野寺門。
    柳侯披衣笑,見我顏色溫。
    并坐石下堂,俯視大江奔。
    火云洗月露,絕壁上朝暾。

    40 《閑怨(一作閨怨)》 唐·孟郊

    妾恨比斑竹,下盤煩冤根。
    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

    * 關于痕斑的詩詞 描寫痕斑的詩詞 帶有痕斑的詩詞 包含痕斑的古詩詞(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