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疑暮的詩詞(490首)

    461 《雪中泛漢水觀捕魚》 宋·張嵲

    既游天漢地,復泛清漢流。
    我本襄漢人,對酒集百憂。
    是時云氣昏,雪片迷汀洲。
    沉沉百丈潭,坐看漁子游。

    462 《游靈巖寺》 宋·張嵲

    吳王避暑地,西施採香路。
    陵谷隅未移,山川尚如故。
    遺宮俱泯滅,輪奐乃僧戶。
    梵放想遺轉,考槃疑簨簴。

    463 《代呼延信夫以筍乞貓於韓子云》 宋·章甫

    官居城一隅,屋漏如野處。
    辛勤補綠蘿,僅可待風雨。
    移家幸亡恙,所苦多碩鼠。
    齧衣費紉縫,盜肉恣含咀。

    464 《同湯叔度兄弟賦秋聲》 宋·章甫

    古木斜陽暮,寒江澹月秋。
    蕭騷初滿耳,蟋蟀最關愁。
    茅屋疑鳴雨,云溪想枕流。
    幾回連別恨,為我過西州。

    465 《釣臺》 宋·張镃

    疑衣騎日扶桑上,三精九縣開靈貺。
    趙梁雍代跡俱空,馮吳寇鄧勛相望。
    客星何處潛光芒,雙臺疊巘摩穹蒼。
    釣絲千丈卷煙雨,誰瞰一碧玻璃江。

    466 《山居》 宋·葉茵

    朝踏山根云,暮歸云中扉。
    野鳥始驚避,今焉情依依。
    異哉海上鷗,猜疑未忘機。

    467 《蒙泉行》 宋·趙汝鐩

    二十年前客中都,壁間誰掛蒙泉圖。
    天造地設有如此,果若所畫疑蓬壺。
    御風來游洞庭北,此境突兀眼前出。
    荊門之外天下稀。

    468 《彭學士先生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魚為水族類最稠,近時畫手安成劉。
    生綃如云筆如雨,恍惚變態不可求。
    大者獨立為豪酋,小者列從分奴騶。
    翻身煦沫日弄影,一一如在空中游。

    469 《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明·李東陽

    我馬西行東客歸,歸心落日爭分飛。
    長安城中一掌地,顛倒鞭鞚隨裳衣。
    君時別向中書宅,兩日吾門斷雙屐。
    寧知此厄忽相遭,怪事驚從武昌得。

    470 《文敬攜疊韻詩見過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明·李東陽

    苦欲留君君又歸,翻然上馬力欲飛。
    與君未罄連夕話,復遣僮仆牽君衣。
    問君墜臥城東宅,病足幾時能著屐。
    倉皇不肯戒前車,道上泥深行豈得。

    471 《幽懷(四首)》 明·李東陽

    墻根老樹碧生苔,門卷疏簾一半開。
    巖影乍晴云欲散,雷聲忽動雨還來。
    長堤隔水疑無路,瘦馬沖泥念不才。
    朝往暮歸緣底事,只須形影自相猜。
    ¤

    472 《老竹》 宋·艾性夫

    蒼黃瘦硬立頹垣,疑是栽時第一根。
    早歲孤君惟二子,暮年千畝盡諸孫。
    雨鞭老迸蒼龍骨,霜節寒封古蘚痕。
    消得培滋號尊者,把詩題作野人軒。

    473 《次韻和鄧慎思謝劉明復重畫道林秋景二首》 宋·孔武仲

    以詩博畫雖不費,要秋得冬如未完。
    恍疑霰雪滿天地,慘若暮氣迷峰巒。
    夜堂高張醉魂醒,暑館偶窺吟魄寒。
    筆端直與造化會,莫作人間毫素看。

    474 《明月亭下作》 宋·孔武仲

    杳杳蕪城起暮鐘,亭亭華月照秋容。
    便疑碧海依墻塹,云水情知隔萬重。

    475 《題上蔡驛》 宋·孔武仲

    駐馬東門已夕陽,淡云衰草意何長。
    當年公子牽黃犬,此地春風吹白楊。
    千歲只疑經旦暮,一城猶可鑒興亡。
    我來不獨嗟行役,覽古依然為閔傷。

    476 《同賦虎幀》 宋·孔武仲

    何事斑然虎,來依靜者堂。
    英姿猶讋物,畫手必殊常。
    快筆揮如雨,新縑洗似霜。
    淺山迎暮黯,業葦得秋黃。

    477 《廬山雜詠·天池》 宋·陳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鐘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滿吾耳。
    乘興作遠游,杖策自不已。

    478 《杖錫虎》 宋·戴表元

    杖錫山中深,與世絕往學。
    從來稱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間。
    今年山神大失職,虎來山前搏人食。
    傳聞此義我亦怪,歷問更為居者惜。

    479 《題壁平沙落雁》 宋·鄧深

    江寒煙暮水明霞,曲折斜行雁落沙。
    曾是瀟湘篷底見,還疑今夜宿蘆花。

    480 《覽古五首》 宋·方回

    六經樂故亡,三禮復不完。
    名數頗舛刺,或亦疑同官。
    易詩書春秋,論孟庸學篇。
    彌縫救破斷,誰實心斯傳。

    * 關于疑暮的詩詞 描寫疑暮的詩詞 帶有疑暮的詩詞 包含疑暮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