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疑無路的詩詞(532首)

    61 《曉起聞明仲謁空叔嘗過門追已無及繼讀觀霧長》 宋·劉子翚

    公才凜若干將鑄,膽落詩流失以倨。
    弄毫邂逅即揮奇,造化玄機悉披露。
    凌晨訪客忽飛筇,雙澗徐穿碧交互。
    笑聲只在竹林東,夢破急追無復處。

    62 《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贈之作》 唐·高適

    盛才膺命代,高價動良時。
    帝簡登藩翰,人和發詠思。
    神仙去華省,鹓鷺憶丹墀。
    清凈能無事,優游即賦詩。

    63 《踏莎行(政和丙申九江道中)》 宋·向子諲

    靄靄朝云,矜春態度。
    楚宮夢斷尋無路。
    欲將尊酒遣新愁,誰知引到愁深處。
    不盡長江,無邊細雨。
    只疑都把愁來做。
    西山總不解遮欄,隨春直過東湖去。

    64 《臺城路》 宋·張炎

    已十八年矣。
    因賦此詞。
    十年前事翻疑夢,重逢可憐俱老。
    水國春空,山城歲晚,無語相看一笑。

    宋詞精選傷春惜春

    65 《臺城路》 宋·張炎

    余賦詞以述二妙。
    老枝無著秋聲處,蕭蕭倦聽風雨。
    暗飲春腴,欣榮晚節,不載天河人去。
    心存太古。

    66 《殿山寺》 宋·儲泳

    無路接塵寰,中流擁翠鬟。
    望中疑有寺,游處若無山。
    過雨行云濕,沖風釣艇還。
    龜邊舊鷗鷺,心事頗相關。

    67 《無題四首戲呈孝甫子建》 明·居節

    玉椷消息滯天涯,零落銀箏雁柱斜。
    羅衤幾無塵生雒水,春云有夢到章華。
    曉星明處疑為月,霜葉紅時認作花。
    人說莫愁吾不信,石城何路問伊家。
    ¤

    68 《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貽之作》 唐·王昌齡

    盛才膺命世,高價動良時。
    帝簡登藩翰,人和發詠思。
    神仙去華省,鴛鴦憶丹墀。
    清凈能無事,優游即賦詩。

    69 《瑞蓮歌》 宋·王禹偁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處紅交橫。
    宋家池上瑞蓮生,嫋嫋出叢抽一莖。
    莖端菡萏開兩朵,忽似娥皇將女英。
    九疑望斷蒼梧暮,低頭并照湘波清。

    70 《臺城路/齊天樂》 宋·張炎

    已十八年矣。
    因賦此詞。

    十年前事翻疑夢,重逢可憐俱老。

    71 《臺城路/齊天樂》 宋·張炎

    老枝無著秋聲處,蕭蕭倦聽風雨。
    暗飲春腴,欣榮晚節,不載天河人去。
    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語。

    72 《下七盤嶺》 宋·趙蕃

    路絕疑無地,山窮復有天。
    林園更田畝,雞犬亦人煙。
    江右名疆界,南中勢接連。
    周書信無外,禹別自何年。

    73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74 《游丈人觀謁先帝御容》 唐·徐氏

    共謁御容儀,還同在禁闈。
    笙歌喧寶殿,彩仗耀金徽。
    清淚沾羅袂,紅霞拂繡衣。
    九疑山水遠,無路繼湘妃。

    75 《雜曲歌辭·行路難》 唐·張纮

    君不見溫家玉鏡臺,提攜抱握九重來。
    君不見相如綠綺琴,一撫一拍鳳凰音。
    人生意氣須及早,莫負當年行樂心。

    76 《行路難》 唐·張纮

    君不見溫家玉鏡臺,提攜抱握九重來。
    君不見相如綠綺琴,一撫一拍鳳凰音。
    人生意氣須及早,莫負當年行樂心。
    荊王奏曲楚妃嘆,

    寫人揭露同情

    77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唐·楊凝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時。
    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
    更慚君侍坐,問許可言詩。

    78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唐·楊凝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時。
    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
    更慚君侍坐,問許可言詩。

    79 《偶然書懷》 唐·姚合

    十年通籍入金門,自愧名微枉搢紳。
    煉得丹砂疑不食,從茲白發日相親。
    家山迢遞歸無路,杯酒稀疏病到身。
    漢有馮唐唐有我,老為郎吏更何人。

    重陽節抒懷

    80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唐·李昌符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時。
    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
    更慚君侍坐,問許可言詩。

    * 關于疑無路的詩詞 描寫疑無路的詩詞 帶有疑無路的詩詞 包含疑無路的古詩詞(5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