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疑故的詩詞(711首)

    281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282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83 《形影神三首》 魏晉·陶淵明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人生哲理

    284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28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8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87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28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89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290 《次韻 其一》 元·王冕

    老吾濩落忘機久,江湖鷗鳥弗猜疑。
    黃花圍宅如元亮,白雪滿床無子期。
    身后虛名定何益,世間多事不須知。
    故人有約來招隱,莫待秋風老桂枝。

    291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292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 宋·蘇舜欽

    獨坐對月心悠悠,故人不見使我愁。
    古今共傳惜今夕,況在松江亭上頭。
    可憐節物會人意,十日陰雨此夜收。
    不惟人間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293 《杏園即席上同年》 唐·曹鄴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開,青云在平地。
    枕上數聲鼓,衡門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

    294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唐·朱長文

    丘如蹲虎占吳西,應得佳名故國時。
    未必金精能變化,空傳怪說使人疑。

    295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296 《話別秦六郎》 明·袁崇煥

    海鱷波鯨夜不啾,故人談劍剡溪頭。
    言深夜半猶疑晝,酒冷涼生始覺秋。
    水國芙蓉低睡月,江湄楊柳軟維舟。
    自憐作賦非王粲,戛玉鳴金有少游。

    297 《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宋·畢士安

    畫師不肯傳風蝶,故作枯乾逞奇絕。
    清秋未合結繁陰,深戶何從灑飛雪。
    雪里鴨兒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團,黃蘆槭槭枝葉乾。
    江頭鳴雁恰飛起,恍如身到瀟湘間。

    298 《感舊》 清·黃景仁

    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
    多緣刺史無堅約,豈視蕭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由由,愁邊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難換羅敷未嫁身。

    299 《姑蘇雜詠 太湖》 明·高啟

    長溪如白虹,分走荊霅派。
    具區納群流,襟帶三郡界。
    太虛混鴻蒙,元氣流沆瀣。
    初疑溟渤寬,稍覺云夢隘。

    300 《記述二十韻為趙沂公作》 宋·徐璣

    日月交輝際,乾坤欲整時。
    謀謨無遠近,顧盼有安危。
    國倚宗臣重,人惟正統推。
    將軍兼問古,中尉不言私。

    * 關于疑故的詩詞 描寫疑故的詩詞 帶有疑故的詩詞 包含疑故的古詩詞(7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