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疑心的詩詞(1618首)

    561 《漁家傲》 宋·可旻

    誦持。
    休縱心猿馳意馬。
    牢將系念繩頭把。
    說破十疑因智者。
    爭傳寫。
    廬山又結蓮華社。
    十八大賢居會下。
    功成五色云西駕。
    諸上善人都在那。
    相迎迓。
    聚頭只說無生話。

    562 《望江南》 宋·凈圓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議。
    臨執盡,接引定無疑。

    題畫詠物

    563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蘭亭當日事。
    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賢畢至。
    湍急清流相映帶,旁引流觴曲水。
    但暢敘、幽情而已。

    564 《括清平樂》 宋·林正大

    若耶溪女。
    笑隔荷花語。
    日照新妝明楚楚,香袖風飖輕舉。
    誰家白面游郎。

    565 《風流子》 宋·方君遇

    春被雨禁持。
    傷心事、仿佛去年時。
    記芳徑暮歸,褪妝微醉,暗幃先寢,聞笑佯癡。
    回首別離容易過,楊柳又依依。

    566 《塞翁吟(芙蓉)》 宋·楊澤民

    院宇臨池水,橋邊繞水朧{月恖}。
    橋左右。
    水西東。
    水木兩芙蓉。

    宋詞精選婉約典故送別

    567 《摸魚兒(又)》 宋·吳編修

    予何人、此何時節,駕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誰豢龍蛇赤子。
    心為碎。
    寬底是、翻疑又怕嚴底是。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議論歷史借古諷今

    568 《點絳唇(記夢)》 宋·蕭允之

    花徑相逢,眼期心諾情如昨。
    怕人疑著。
    佯弄秋千索。
    知有而今,何似留初莫。
    愁難托。
    雨鈴風鐸。
    夢斷燈花落。

    宋詞精選詠物寫花

    569 《弈棋二首呈任漸》 宋·黃庭堅

    其一
    偶無公事負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
    簿書堆積塵生案,車馬淹留客在門。

    570 《浮萍兔絲篇》 清·施閏章

    李將軍言:部曲嘗掠人妻,既數年,攜之南征,值其故夫,一見慟絕;問其夫已納新婦,則兵之故妻也。
    四人皆大哭,各反其妻而去。
    予為作《浮萍兔絲篇》。
    浮萍寄洪波,飄飄束復西。

    寫景邊塞大海

    571 《山行雜詩四首(選一)》 清·趙執信

    嶺路盤盤行欲迷,晚來霜霰忽凄凄。
    林間風過猶兼葉,澗底寒輕已作泥。
    馬足蹙時疑地盡,溪云多處覺天低。
    倦游莫訝驚心數,歲暮空山鳥亂啼。

    離別寫景相思

    572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573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
    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
    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身無所干,心無所患,一生不到風波岸。

    小令諷喻抒情

    574 《百字令·月夜過七里灘》 清·厲鶚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
    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
    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
    孥音遙去,西盧漁父初宿。

    秋夜懷人孤獨

    575 《感舊四首》 清·黃景仁

    大道青樓望不遮,年時系馬醉流霞。
    風前帶是同心結,杯底人如解語花。
    下杜城邊南北路,上闌門外去來車。
    匆匆覺得揚州夢,檢點閑愁在鬢華。

    婉約閨怨孤獨

    576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577 《愚公移山》 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578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579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580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 關于疑心的詩詞 描寫疑心的詩詞 帶有疑心的詩詞 包含疑心的古詩詞(16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