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疑亂的詩詞(442首)
147
《水調歌頭(舟回平望,久之過烏戍、值雨少憩,向晚復晴,再用韻賦二首)》 宋·葛郯
帆腹飽天際,樹發渺云頭。
翠光千頃,為誰來去為誰留。
疑是吳宮西子,淡掃修眉一抹,妝罷玉奩秋。
中流送行客,卻立望層樓。
149
《水調歌頭(舟回平望,久之過烏戍、值雨少憩,向晚復晴,再用韻賦二首)》 宋·葛郯
帆腹飽天際,樹發渺云頭。
翠光千頃,為誰來去為誰留。
疑是吳宮西子,淡掃修眉一抹,妝罷玉奩秋。
中流送行客,卻立望層樓。
155
《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158
《段太尉逸事狀》 唐·柳宗元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
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
159
《石鐘山記》 宋·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160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 關于疑亂的詩詞 描寫疑亂的詩詞 帶有疑亂的詩詞 包含疑亂的古詩詞(4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