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疏遠的詩詞(1534首)
42
《念奴嬌(八月十三夜,與宋卿對月賞桂花于光遠庵,和李漢老詞)》 宋·倪稱
素秋向晚,正洞庭木落,疏林凋綠。
惟有巖前雙桂樹,翠葉香浮金粟。
皓月飛來,徘徊樹杪,光射林間屋。
夜深人靜,好風忽起庭竹。
45
《疏影·苔枝綴玉》 宋·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46
《風入松(遠山橫)》 宋·韓淲
小樓春映遠山橫。
綠遍高城。
望中一片斜陽靜,更萋萋、芳草還生。
疏雨冷煙寒食,落花飛絮清明。
數聲弦管忍重聽。
猶帶微酲。
問春何事春將老,春不語、春恨難平。
莫把風流時節,都歸閑淡心情。
57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58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60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 關于疏遠的詩詞 描寫疏遠的詩詞 帶有疏遠的詩詞 包含疏遠的古詩詞(15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