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疏語的詩詞(837首)

    641 《寄兩道原詩二首》 元·楊維楨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吳鹽道起居。
    戴家泊上收秣米,凌湖門外好鱸魚。
    緇衣宰相日給告,清客道人新著書。
    若問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

    642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643 《贈吳居易別》 明·楊基

    黃梅雨晴桑重綠,南風楝花開蔌蔌。
    故人謁我此山隈,帶束烏犀帽輕縠。
    入門相顧如夢寐,名姓雖忘面仍熟。
    久之稍稍憶舊游,尚恐非真問童仆。

    644 《和子華兄宴王道損公宇》 宋·韓維

    濟濟高燕會,眾賓且喜樂。
    方冬氣常溫,是日寒始若。
    愁云際平林,垂見雪花落。
    四座喜相顧,有引必虛爵。

    645 《予招賓和微之》 宋·韓維

    恩予琳宮庇病身,閑中得近酒杯頻。
    偶成五老追前會,仍喜三公作主賓。
    歡興到來歌自發,吝情消盡語皆真。
    時人不用驚疏放,同是義皇以上人。

    646 《六弟親詣松楸時祭》 宋·韓維

    上冢還家古所榮,白頭今日倍傷情。
    懷今又出高陽里,夾道爭看太守旌。
    應念少游嘗有語,可能疏氏獨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塵埃久污纓。

    647 《哭渭夫二兄》 宋·鄭獬

    生平抱直氣,鬼神不敢干。
    乃從異物化,使我涕泗瀾。
    昔之初拜兄,申申從太原。
    府公頗好事,鑿地種瑯玕。

    648 《七夕》 宋·強至

    七月七日暑氣徂,此夕何夕樂且娛。
    世傳牽牛會織女,雨洗云路迎霞車。
    初因烏鵲致語錯,經歲一會成闊疏。
    牛女怒鵲置諸罪,拔毛髠腦如鉗奴。

    649 《依韻和李評文思》 宋·強至

    我心烱烱君應識,萬事都慵獨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華,可見無媒進無益。
    勢門所喜在佞豪,直語空拳無一懌。
    愛君挺拔生貴家,不學庸兒醉朱碧。

    650 《寄翟密州》 宋·吳則禮

    酒杯到手慎莫停,江月已復連疏星。
    豈謂灌園三徑老,來逢橫槊萬人英。
    飛花不作吾鬢白,韻語政如公眼青。
    宿昔瀾翻說詩口,真慚肯與醉時聽。

    651 《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 宋·吳則禮

    此生端與衲僧期,折腳茶鐺能解頤。
    君對幽人洗銀轂,我書春事有毛錐。
    喚醒飽睡真癡絕,驚倒群兒要語奇。
    想為梅花從定出,橫擔拄杖傍疏籬。

    652 《次韻李壽卿明府憶梅》 宋·陳造

    炯若橫陳耐凍枝,清篇細讀更重披。
    即令扶病揩塵硯,痛憶尋芳載酒時。
    政使雪霙來眼底,卻愁霜鬢被花欺。
    暗香疏影君能事,何處羈人敢語詩。

    653 《再次趙侯韻》 宋·陳造

    理窟疏明面面通,如君襟抱古賢同。
    孤獨標碧地霜月,勝韻芳林度蕙風。
    妙語寧惟壓元白,大封端合啟龜蒙。
    規恢佇看收功去,自勒豐碑紀殆戎。

    654 《賀新涼/賀新郎》 宋·吳泳

    碧嶂青紅路。
    近重陽、不寒不暖,不風不雨。
    杜宇花殘銀杏過,猶有秋英未吐。
    但日對、南山延佇。

    655 《九日閒居讀陶詩有懷》 宋·吳泳

    閒意不在遠,吾廬自成趣。
    竹陰混午醉,菜甲疏曉露。
    庭草更不除,樹禽日相語。
    每繙架上帙,旋讀輒忘去。
    佳友或會心,往往談至莫。
    以茲率為常,彌覺太多事。
    卻思對床眠,尋味所樂處。

    656 《七夕聞鵲》 宋·吳泳

    凍雨略洗車,炎暉復如磝。
    桃笙眠未熟,屋角乾鵲噪。
    借問鵲何來,下上音載好。
    此聲固非惡,枉為閒者告。

    657 《徐僊書三首》 宋·陳師道

    詩成已作客兒語,筆下還為魯直書。
    豈是神仙未賢圣,不隨時事向人疏。

    658 《送路糾歸老丹陽》 宋·陳師道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
    寧聞有余論,但問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氣蓋諸儒。
    獨無金水力,竟與蛙黽俱。

    659 《和魏衍元夜同登黃樓》 宋·陳師道

    車馬競清夜,人物秀三楚。
    登臨得免俗,茲樓豈時睹。
    同來兩稚子,冠者亦四五。
    落落俱可人,頗亦厭歌鼓。

    660 《寄題披云樓》 宋·陳師道

    使君高會答清秋,增飾披云作勝游。
    九日再逢堪一笑,終朝百過更深憂。
    落霞孤鶩知才盡,疏雨微云怯語遒。
    賓主縱賢終少在,只今未可壓黃樓。

    * 關于疏語的詩詞 描寫疏語的詩詞 帶有疏語的詩詞 包含疏語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