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疏行的詩詞(1946首)
101
《踏莎行(同前)》 宋·黃公紹
蟾苑蕭疏,云巖芳馥。
仙娥寄種來溪曲。
曉煙薰上古龍涎,西風展破黃金粟。
庾領未梅,陶園休菊。
天教占取清香獨。
膽瓶枕畔兩三枝,夢回疑在瑤臺宿。
102
《踏莎行》 宋·劉敞
蠟炬高高,龍煙細細。
玉樓十二門初閉。
疏簾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葉新聲,榴花美味。
南山賓客東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閑,忙中偷取工夫醉。
103
《行香子》 宋·王詵
金井先秋,梧葉飄黃。
幾回驚覺夢初長。
雨微煙淡。
疏雨池塘。
漸蓼花明,菱花冷,藕花涼。
幽人已慣,枕單衾冷,任商飚、催換年光。
問誰相伴,終日清狂。
有竹間風,尊中酒,水邊床。
104
《少年游(早行)》 宋·林仰
霽霞散曉月猶明。
疏木掛殘星。
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
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
105
《行香子》 宋·王詵
金井先秋,梧葉飄黃。
幾回驚覺夢初長。
雨微煙淡。
疏雨池塘。
漸蓼花明,菱花冷,藕花涼。
幽人已慣,枕單衾冷,任商飚、催換年光。
問誰相伴,終日清狂。
有竹間風,尊中酒,水邊床。
106
《少年游(早行)》 宋·林仰
霽霞散曉月猶明。
疏木掛殘星。
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
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
107
《踏莎行(約云庵尋梅)》 宋·侯置
雪意初濃,云情已厚。
黃昏散盡扶頭酒。
不知墻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攜手。
從教策策輕寒透。
亭兒直下玉生煙,暗香歸去沾襟袖。
108
《踏莎行(約云庵尋梅)》 宋·侯置
雪意初濃,云情已厚。
黃昏散盡扶頭酒。
不知墻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攜手。
從教策策輕寒透。
亭兒直下玉生煙,暗香歸去沾襟袖。
109
《踏莎行》 宋·錢{宀孫}
征雁云深,亂蛩寒淺。
驚心怕見年華晚。
蕭疏堤柳不禁霜,江梅瘦影清相伴。
舞暗香茵,歌闌團扇。
月明夢繞天涯遠。
斷腸人在畫樓中,東風不放珠簾卷。
111
《夜行船》 宋·倪君奭
年少疏狂今已老。
筵度散、雜劇打了。
生向空來,死從空去,有何喜、有何煩惱。
說與無常二鬼道。
福亦不作,禍亦不造。
地獄閻王,天堂玉帝,看你去、那里押到。
寫雨離別愁緒
116
《踏莎行·晚景》 明·陳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槎牙老木烏鳶噪。
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
風暝寒煙,天低衰草,登樓望極群峰小。
欲將歸信問行人,青山盡處行人少。
婉約寫景
117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118
《論積貯疏》 兩漢·賈誼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奏章議論
119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120
《洞仙歌·行舟已發》 清·朱彝尊
行舟已發,又經旬調笑。
不算匆匆別離了。
奈飛龍骨出,束竹腸攢,月額雨持比淚珠差少。
羅囊針管就,絡以朱繩,淡墨疏花折枝裊。
* 關于疏行的詩詞 描寫疏行的詩詞 帶有疏行的詩詞 包含疏行的古詩詞(19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