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濃紅透棠梨葉,風緊落疏蕎麥花。馬首漸東京洛近,小寒無用苦思家。
魚驚鼓吹寒猶出,鳥避旌旗去肯留。顧我才疏何所用,空將行李慁清幽。
簡書催我就征途,對坐西山暫索居。聞說仕途巇險甚,未應從此便相疏。
暮春景物稱山家,屋角團團綠葉遮。薄晚微云疏過雨,一番小麥顫輕花。
搖風暗綠疏疏中,困日輕黃小小花。細認幽香已清絕,更隨膏馥出君家。
寒意無多曉色交,云隨疏雨又還消。山行全似三春日,林際一聲婆餅焦。
花木橫斜轉小蹊,疏簾竹屋任高低。何人移得僧窗靜,置在君家廳事西。
老干疏枝不耐冬,喜聞芳信擾青紅。應緣技癢爭春力,不待鉛華破晚風。
太沖扶策招隱士,德璋移文謝逋客。欲分勝地高世流,未辨賢愚相什百。薌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點元規塵。平生絕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錢神。
惱教衰病倩人扶,掩得疏慵倒酒壺。半濕垂垂粘醉帽,全輕冉冉上吟須。
一新欄檻水中央,更植疏梅向水傍。只恐花繁亭太小,黃昏無處著清香。
榮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鴻寶書。一節黑甜參已透,漆園胡蝶浪分疏。
枝上編鐘萬顆垂,凌寒傲視雪霜姿。從今疏影暗香句,不數西湖處士詩。
昌江直下水能平,卻愛瀧流激激聲。頻歲水災何自拯,政由疏鑿欠流行。
誰道蠻州異故園,夏來草木亦蒼然。扶疏繞屋平生句,有愧青山啼杜鵑。
太息平原生事疏,老來亦欲事犂鋤。儻然識得簞瓢樂,只見何妨有不如。
竹經載伐似微疏,濩落猶能伴我居。自分舉家長食粥,從渠厚祿絕無書。諸公漫仰蘇門隱,吾輩還羞李武車。役役眼前何所直,百年終向夢中除。
疏籬半倒竹修修,下有冰泉斷復流。此地著梅故差勝,杖藜何惜屢經丘。
遠山云抹半橫簪,野色昏明水淺深。庭外沉沉人不到,凜然玉雪對疏林。
疏星澹河漢,點點在秋水。微瀾洋殘輝,曲沼過游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