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疏懶的詩詞(377首)

    41 《虞美人》 宋·韋能謙

    風清日晚溪橋路。
    綠暗搖殘雨。
    閑亭小立望溪山。
    畫出明湖深秀、水云間。
    漫郎疏懶非真吏。
    欲去無深計。
    功名英雋滿凌煙。
    省事應須速上、五湖船。

    42 《萬年春 景金本注云,四首本名點絳唇 上*》 元·丘處機

    土穴秋來,溫溫漸覺陽和勝。
    幽棲興。
    道家偏稱。
    疏懶多貧病。
    凜冽天寒,葉落山川凈。
    窗前競。
    雪飄風勁。
    熱焙閑吟詠。

    43 《山海關送季弟南還》 明·袁崇煥

    弟兄于汝倍關情,此日臨歧感慨生。
    磊落丈夫誰好劍?牢騷男子爾能兵。
    才堪逐電三驅捷,身上飛鵬一羽輕。
    行矣鄉邦重努力,莫耽疏懶墮時名。

    44 《句》 宋·石延年

    中散向人疏懶甚,步兵因酒過差多。

    45 《沁園春 武夷行跡 武夷山志卷二十二》 元·章凱

    過了秋風,梅口漸開,山人好歸。
    問近來何事,半成迂闊,半添疏懶,半帶憨癡。
    學劍不成,學書無味,卻要尋仙人武夷。
    這些事,莫粗忒煞,恐是難為。

    46 《木蘭花慢·自中年以去》 元·張之翰

    自中年以去,覺歲月、疾如流。
    漸鬢影蕭蕭,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歸幾曾歸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腳,且簪黃菊盈頭。

    47 《白鹿升仙臺》 清·舒天香

    野人似我真如鹿,六月披裘受清福。
    興來枕石學云眠,瑤草琪花相伴宿。
    飛蝶時時上我身,但見香云不見人。
    早知世外容疏懶,悔往塵寰四十春。

    48 《臨江仙·愛煞林泉風物好》 元·張弘范

    愛煞林泉風物好,羨他歸去來兮。
    世緣相挽又還思。
    功名當壯歲,疏懶記當時。
    肝膽自知塵輩異,鳳池麟閣須期。
    風云滿目任時宜。
    東山高臥處,絲竹醉吳姬。

    49 《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 宋·蔡向

    憶昨從游鄞水邊,星霜荏苒幾經年。
    里居梁宋正連接,橋寓海山相后先。
    別墅豈堪陪謝傅,后堂那復醉彭宣。
    自慚憔悴成疏懶,浪許賡吟池上篇。

    50 《賀羅將仕拜命》 宋·李庭

    問君為況近如何,若了青衫好事多。
    待獻嘉謀裨北闕,未容高臥向南坡。
    競辰事業常無倦,垂世功名要不磨。
    應笑柏山疏懶客,羊裘鶴發釣煙波。

    51 《懷高履常》 宋·倪槐坡

    何處存吾道,行藏一草堂。
    貴雖人所欲,貧亦士之常。
    竹靜鶴同住,山深蘭自香。
    從渠笑疏懶,此興自深長。

    52 《早春》 明·豐越人

    乳鶯初囀柳初柔,花霧林香一倚樓。
    風外游絲連蛺蝶,苑中芳樹近簾鉤。
    天青晚岫依屏列,水綠春江學字流。
    疏懶不堪連日醉,窗間殘局客來收。

    53 《枕上聞風》 明·紀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
    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54 《幽居五首》 明·金大輿

    老去成疏懶,詩書性獨偏。
    閑看揚子賦,細讀《馬蹄篇》。
    綠水偶垂釣,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錯罄,時有賣文錢。
    ¤

    55 《林臥柬方外友》 明·施峻

    空齋寂寞對青山,桂樹叢深好寄攀。
    南岳先生勾曲去,東林長老沃洲還。
    蜩攢露柳聲偏咽,蝶繞晴花影自閑。
    疏懶能令相識遠,孤云獨鶴水潺潺。

    56 《吳興唐子華畫云山小景圖》 明·宋訥

    君不見夏圭昔寫漁村春霧時,江山半入無聲詩。
    又不見馬麟昔作關山秋色圖,千里風煙來座隅。
    夏圭馬麟去已遠,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畫者亂如麻,吳興近數唐子華。

    57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58 《雜興(三首)》 明·周鼎

    大字書便老眼,小弦聲惱閑情。
    養得人來疏懶,枉教天與聰明。

    59 《東湖》 宋·蘇軾

    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60 《秋日寄友人》 宋·蘇軾

    柳條風暖會吟時,林下池邊屐齒移。
    別後過從更疏懶,暮蟬嘹亂不勝悲。

    * 關于疏懶的詩詞 描寫疏懶的詩詞 帶有疏懶的詩詞 包含疏懶的古詩詞(3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