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疏簾的詩詞(724首)

    641 《秋陰》 宋·晁說之

    漠漠秋陰好,遙空見故鄉。
    可堪高頁病,無賴晚花香。
    枕靜泉聲細,簾疏風影長。
    肯教容易雨,吟興動何郎。

    642 《書何貢士居》 宋·晁說之

    吟興隨花發,高簾對雨疏。
    人家南郭外,云出北窗虛。
    筍蕨何時歇,詩書幾世居。
    我來懷舊隱,便擬返柴車。

    643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644 《除夕》 宋·劉克莊

    除夕陰寒怕卷簾,雨聲斷續下疏檐。
    壁穿自和乾泥補,窗損教尋廢紙粘。
    只有青燈相守定,縱無白發亦生添。
    更殘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平卦肆占。

    645 《雪中登王正中書閣》 宋·曾幾

    對雪同誰語,登樓似欲仙。
    人家修月戶,丈室散花天。
    山擁鉤簾外,江橫隱幾前。
    寒深落雁渚,清集釣魚船。

    646 《試院書懷》 宋·陳與義

    細讀平安字,愁邊失歲華。
    疏疏一簾雨,淡淡滿枝花。
    投老詩成癖,經春夢到家。
    茫然十年事,倚杖數棲鴉。

    647 《秋夜詠月》 宋·陳與義

    庭樹日日疏,稍覺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間簾。
    黃花墻陰遠,白發露氣嚴。
    平生六尺影,隨我送涼炎。

    648 《次韻陳叔晉舍人殿試筆記》 宋·周必大

    帝垂清問切恢圖,士貢昌言敢導諛。
    高下共知歸至鑒,考評聊許備先驅。
    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橫連體匣舒。
    烏府凜然賢執法,紫垣籍甚古通儒。

    649 《和邱提刑聞新雁寄賈度支》 宋·蔡襄

    翔雁來江渚,秋容在遠空。
    幾聲疏樹外,一字斷云中。
    虛館重簾月,平臯敗葉風。
    裁詩托幽思,幽思更無窮。

    650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一日》 宋·蔡襄

    淮天過盡入吳渠,蘭亭晚日光疏疏。
    金桃傅粉好顏色,綠醽泛滟深車渠。
    觥巡屢卷明星出,花翹零落隨衣裾。
    幺弦不動凝古意,春容淺破長眉舒。

    651 《初夏雨中》 宋·寇準

    綠樹新陰暗井桐,雜英當砌墜疏紅。
    重門寂寂經初夏,盡日垂簾細雨中。

    652 《仆性懶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數》 宋·毛滂

    先生曉開城旦書,坐與老農相囁嚅。
    槐陰翠圓吏已散,歸來下簾手撚須,胸中百紙無處使,靜看窮達如呼慮。
    身閒睡飽亦不惡,何用一躍驚駘駑。

    653 《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宋·蘇轍

    案牘稀疏意自開,夜闌幽夢曉方回。
    青苔紅葉騷人事,時見詩簡去又來。
    東晉仙人借舊山,定應天意許公閑。
    郡人欲問史君處,笑指峰巒紫翠間。

    654 《次韻子瞻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宋·蘇轍

    謝公游意未能厭,踏盡登山屐齒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爐煙翠起纖纖。
    巖花寂歷飄瓊片,庭檜蕭疏漏玉蟾。
    帝子莫歸人不見,微風細雨自開簾。

    655 《春深三首》 宋·蘇轍

    郊原紅綠變青陰,閉戶不知春已深。
    稍喜荒畦添野薺,坐看新竹補疏林。
    簾中飛絮縈殘夢,窗外啼鶯伴獨吟。
    欲聽楞嚴終懶出,道人知我祖無心。

    656 《次韻子瞻延生觀後山上小堂》 宋·蘇轍

    謝公游意未能厭,踏盡登山屐齒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爐煙翠起纖纖。
    巖花寂歷飄瓊片,庭檜蕭疏漏玉蟾。
    帝子莫歸人不見,微風細雨自開簾。

    657 《七月十四日韓持國直廬同觀山海經》 宋·曾鞏

    高閣在清禁,長軒憑廣虛。
    御幄閟圖象,依然臨幸余。
    翠甓布天路,黃簾分直廬。
    一雨清景早,稍涼秋興初。

    658 《試院感懷》 宋·張舜民

    朱戶當晝扃,霜簾達夜懸。
    沈沈造廣庭,皞皞接眾賢。
    疏莛叩洪鐘,短綆汲深淵。
    始知學不迨,內顧多歉然。

    659 《八冬苦雨禱晴幸應劉若訥惠詩為賀因次其韻》 宋·韓元吉

    雨余云杪澹疏星,老病窺簾眼自明。
    農事已知今歲好,天公賸放十分晴。

    660 《霓裳中序第一·丙午歲》 宋·姜夔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
    蘇合香。
    又于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
    詞。

    宋詞三百首

    * 關于疏簾的詩詞 描寫疏簾的詩詞 帶有疏簾的詩詞 包含疏簾的古詩詞(7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