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疇年的詩詞(429首)

    401 《前十三章未見營創之意因成古風》 宋·郭印

    紛紛世間法,失得隨所寓。
    有心不吾來,無以不吾拒。
    敝帚貴千金,窮閻封萬戶。
    或理先默定,疇能測其故。

    402 《送朱仲遠樊唐老趨闕奉大對》 宋·郭印

    充城環髡山,南嶺獨秀郁。
    何以獲佳稱,上有朱鳳集。
    三載爭一鳴,朝陽整云翮。
    今年二妙飛,好語哄邦邑。

    403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404 《次士特韻寄德久牧之》 宋·李處權

    家山鑿龍似修眉,中有伊川寒更綠。
    吾廬亦復遠城市,舍下清流環幾曲。
    四時幽人共吟醉,飲若長鯨杯要覆。
    三年芳草怨王孫,定有金錢無處卜。

    405 《送榮茂世》 宋·李處權

    戎馮絕黃流,飛塵暗京畿。
    竟成王室禍,痛定不忍思。
    衣冠半陷沒,逃難皆散之。
    有如水衡君,將命弗顧危。

    406 《泛舟潏水君俞用韓泛南溪韻作詩三首遂和》 宋·李復

    溪水秋更清,天晴好行舟。
    叩舷發吳歌,蕩漾無時休。
    朝戲朱坡下,暮宿青嶺頭。
    勝事或有得,隨意終日留。

    407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408 《雜詩五首》 宋·陸文圭

    秋聲何颼颼,乃在枯柳邊。
    疇昔韻鸝鹒,歲晚棲窮蟬。
    張緒少年時,春風正可憐。
    流光不相待,白首淚潸然。

    409 《挽成峨峰》 宋·牟巘五

    吾叔聯姻好,當年記漢嘉。
    回頭一甲子,遺恨滿天涯。
    尚喜長庚老,俄聞大耋嗟。
    區區論疇昔,何處挹蜚霞。

    410 《重會馨桂山》 宋·釋文珦

    桂山吾友子,壯歲即相親。
    跌宕去鞿縶,出語必驚人。
    倏爾罹世難。
    東西各全身。

    411 《夏雨應禱》 宋·釋文珦

    當夏而閔雨,百神靡不宗。
    精誠既上達,所愿神輒從。
    觸石忽生云,初亦無多濃。
    東風借其力,斯須滿諸峰。

    412 《悠悠荒路行》 宋·釋文珦

    悠悠荒路間,能使客心惻。
    千里無居人,茫茫但蓁棘。
    東西失蹊徑,南北迷阡陌。
    室廬盡空虛,墳壟皆發掘。

    413 《田家謠》 宋·釋文珦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
    農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
    復喜官家用賢相,奮發天威去元惡。
    詔收寬徭榜村路,悍吏不來雞犬樂。

    414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八月初一,好個消息。
    積雨報初晴,新涼生八極。
    禾稻滿田疇,催人早收拾。
    一顆顆,一粒粒,

    415 《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宋·蘇頌

    封境東連浴日池,川源近盬四方知。
    水官無事延年計,估客應求范蠡師。
    樓閣嵯峨千里鑒,田疇夷坦一枰棋。
    追尋燕友南皮會,誰繼曹劉七子詩。

    416 《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 宋·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417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宋·孫應時

    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
    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
    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克。
    風月飽高吟,云泉擅奇賞。

    418 《九月六日泛舟航村而舟人不審誤抵道場之麓越》 宋·王阮

    千巖矗空蒙,一水還蔥蒨。
    寺從馴虎立,山作盤龍轉。
    嗟予千里來,適此十年愿。
    初拿蓮葉舟,誤逐桃花片。

    419 《龍塘久別乘月再到奉呈同社一首》 宋·王阮

    龍塘疇昔擅云煙,破月重來倍爽然。
    浮玉北堂三萬頃,扁舟西子二千年。
    青山識面爭迎櫂,白鷺知心不避船。
    華發翛翛更何往,一茅終在此橋邊。

    420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 關于疇年的詩詞 描寫疇年的詩詞 帶有疇年的詩詞 包含疇年的古詩詞(4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