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留跡的詩詞(905首)
821
《題葛洪移家圖》 明·袁凱
當時司馬衷,愚呆回不慧。
牝雞肆淫虐,骨肉互吞噬。
淵聰乘時起,諸夏受其敝。
瑯琊遂東來,單弱何由濟。
823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824
《哭葉授》 宋·釋智圓
今春聞落第,為君心棲然。
束書獨南還,憤氣胸間闐。
跡寄浙河旁,家延南海邊。
遘疾既彌留,一命成棄捐。
825
《三山亭》 宋·陶弼
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
野老傳來無地主,神仙留待與山翁。
琱弓射滅虎狼跡,長劍劈開荊棘叢。
吏引旌旗先險阻,匠營樓閣出虛空。
827
《種竹》 宋·張嵲
屏居倦幽獨,出門無所適。
種竹滿前庭,坐玩凌寒色。
森森密陰凈,竦竦條干直。
晴日借景光,霜風時蕩析。
831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832
《三珍行》 宋·趙汝鐩
西清平生雅好奇,夜則忘寐晝忘饑。
搜今抉古竭心力,常恐世間一物遺。
云霧軒窗煙月戶,萬寶匯列牙簽垂。
循環邏視日千匝,拊摩拂拭心融怡。
833
《東坡竹石》 宋·劉黻
坡翁北歸留戲筆,數竹離奇生磈石。
世如有鳳必先知,碌碌凡禽誰得識。
風不聲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嶺恥每苦煙瘴深,煙瘴何曾禍忠直。
834
《寄繆景文》 宋·劉黻
髫年聞俊發,兩歲喜相過。
薄俗交游少,清淡警處多。
巷深留虎跡,樹老集禽窠。
無計買鄰住,青銅誰共磨。
835
《偶得》 宋·劉黻
淡飯清花處處巡,學儒容易識真難。
風無形跡通群竅,日有光明阻覆盤。
竹色滿庭留夜氣,柳陰夾徑怯秋寒。
世間萬象俱呈露,輸與山人自在看。
836
《贈黃藻二章》 宋·許月卿
參軍一夢到詞場,難弟想應瞻圣皇。
此去捷音來鼎鼎,向來諸老去堂堂。
馬頭雪絮天街玉,人跡板橋茅店霜。
君去世科傳伯氏,釣舟留我住嚴光。
837
《赤城李丹士》 宋·王镃
頻年游岳洞,靈跡記無差。
學得長生術,常留鍛死砂。
笛吹蒼島月,鞋踏赤城霞。
又欲騰空去,尋仙到九華。
838
《姑蘇述古》 宋·王镃
廢苑春風楊柳青,啼鶯猶學館娃聲。
百年氣數花開落,一代興亡潮長平。
香徑跡荒輿輦絕,屟廊基在蘚苔生。
繁華已逐英雄去,留得斜陽伴古城。
839
《趙魏公竹枝歌》 明·張羽
趙魏公,宋王孫,風流白晳更能文。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至元詔書征草澤,召見廷中推第一。
三府趨朝賀得人,萬乘臨軒賜顏色。
* 關于留跡的詩詞 描寫留跡的詩詞 帶有留跡的詩詞 包含留跡的古詩詞(9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