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留跡的詩詞(905首)

    461 《喜英公大師掛錫太華》 宋·陳摶

    暗喜蓮峰作近鄰,撥開云霧見師頻。
    有時問個艱難字,便沐周旋說與人。
    唐李監應留后跡,漢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繼踵無徒弟,筆法收藏在渭濱。

    462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陳堯叟

    山人之所隱,臨海赤城閒。
    天臺峰峨峨,剡水聲潺潺。
    絕頂一室非塵寰,忘形終日同云閒。
    仙軿每戾止,人跡絕躋攀。

    463 《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 宋·陳邕

    飛飛鳴梟啄金屋,孔雀飲泉牛抵觸。
    杜鵑喜免百巢嗔,鷦鷯強息一枝足。
    燭天光焰幾許長,日眩東極升朝陽。
    世人謾作詩老看,肩拍呂葛心羲皇。

    464 《有感》 宋·陳宗遠

    天地不磈立,人為天地心。
    世無經濟學,何以任彌綸。
    沛興園綺隱,淵啟虬髯驚。
    漢唐造草昧,數子留其名。

    465 《團練統制程公全哀挽》 宋·程旸

    江跡留空壘,牙梟讖異徵。
    報君忠貫日,吞虜氣填膺。
    死戰悲楊業,生降唾李陵。
    哀榮褒典存,主上已中興。

    466 《雪后游瑯玡山與韋驤聯句》 宋·刁繹

    南溪約幽尋,西嶺極遐觀。
    初陽色朦朧,殘雪光汗漫。
    相望樓殿間,宛在云霄半。
    泉聲減琤淙,山勢欲飛竄。

    467 《浮碇岡》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468 《秋日溪亭》 宋·高質齋

    簾卷柴桑晚,深山俗駕疏。
    荒苔留鶴跡,落葉帶蟲書。
    竹翠侵香案,泉聲漱石渠。
    煙霞便一枕,應笑把犁鋤。

    469 《虎丘呈元機上人》 宋·葛逸

    樓觀倚云端,煙收陸海寬。
    蒼崖留劍跡,古木見龍蟠。
    石徑青苔滑,霜林木葉乾。
    憑欄千里豁,爽氣逼人寒。

    470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471 《贈夢英大師》 宋·郭從義

    云水僧來說我師,換鵝書札轉高奇。
    揮毫傳下千年字,貞石曾留幾處碑。
    混俗市廛人莫測,和光蹤跡鶴應知。
    蓮花結社須容我,不似陶潛愛濕卮。

    472 《和韓子蒼游赤壁》 宋·何頡之

    兒時宗伯寄吾州,諷誦高文至白頭。
    二賦人間真吐鳳,五年溪上不驚鷗。
    蟹嘗見水人猶怒,鶻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尋故跡,西風悵望古城樓。

    473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474 《佛牙山》 宋·胡鑒

    烈火烹沸鼎夢游,夢回漸覺此身浮。
    坐忘三載蕉中鹿,臥護一帆天際舟。
    要識此心如止水,盡將塵跡送牢愁。
    荊溪莓蘚青無羔,待與石亭三日留。

    475 《洞霄紀游》 宋·胡榘

    洞霄真境逾前聞,青山九鎖仙塵分。
    先皇登臨既冠絕,宰輔典領仍繽紛。
    邇來煙霞全屬□,五洞交扃無不鎖。
    羽人談笑許卜鄰,群從追隨清作火。

    476 《煉丹井》 宋·胡融

    荒巔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蘚石已摧剝,云蘿閟清幽。
    憶昔抱樸翁,煉液棲高丘。
    朝飲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477 《煉丹觀》 宋·黃甲

    天地為爐變化間,丹砂點石石成丹。
    丹成遺灶空陳跡,留與高人圖畫看。

    478 《逍遙樓》 宋·建都思

    逍遙留古跡,勝景浩無窮。
    霧鎖山城市,煙藏水府宮。
    峰巒霄漢外,棟宇畫書中。
    百草業深綠,群花綻淺紅。

    479 《葛井仙蹤》 宋·蔣晉

    誰鑿云根清氣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味極太古比龍涎,飲之令人骨清徹。
    父老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經多年。
    寂寞煙霞洞云靜,惟留斯跡令人傳。

    480 《題九龍巖》 宋·李得之

    靄靄云□爛,岑岑洞穴幽。
    黃衣無□士,陳跡□千秋。
    本為征途憩,還因爽氣留。
    塵緣吾未斷,歸路晚颼飗。

    * 關于留跡的詩詞 描寫留跡的詩詞 帶有留跡的詩詞 包含留跡的古詩詞(9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