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留春喜的詩詞(423首)

    401 《晚憩田家二絕》 宋·王炎

    家書未到鵲先喜,春事無多鶯又啼。
    偶對好山留客坐,綠陰遮屋日將西。

    402 《和馬宜州卜居七首·欣欣亭》 宋·王炎

    卉木俱含喜色,日迎杖屨床前。
    晚秀早芳相續,四時留得春天。

    403 《復州道中二首》 宋·王炎

    私喜歸期近,天邊更遠游。
    士須嘗險阻,吾敢恨淹留。
    塵事蟻旋磨,浮名魚中鉤。
    春風桃李月,倚柂看東流。

    404 《木蘭花慢 壽崔子文》 元·王惲

    際河山兩界,道此地,正文衛。
    才北渚離筵,南亭奔迓,終歲倥*。
    風流故家從事,暫淹留、蓮幕簿書業。
    更辦錦*詩句,筆端暈碧裁紅。

    405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406 《壽王尚書二首》 宋·項安世

    前年革履下星辰,那料如今更有春。
    幾為拜雩成俯膝,可辭持酒勞燋脣。
    田家有喜新收麥,老子無何忽念專。
    欲去強留天意切,玉堂清夜出絲綸。

    407 《和韓丈寄崖簿大雅并見簡韻》 宋·章甫

    故鄉未可歸,異縣難久留。
    海深蛟鱷怒,安得乘桴游。
    貧賤豈天意,自不曲如鉤。
    吾道未全窮,三歲依賢侯。

    408 《謝李仁父茯苓》 宋·張镃

    岷峨山中千歲松,枝叫干直摩青空。
    雪霜剝落中不槁,膏液下與靈泉通。
    龜跧鳧伏自磊砢,全堅玉潔仍豐融。
    篝明夜取喜得雋,煮鼎朝聽如吟風。

    409 《次吳壽翁溪園韶寄題》 宋·艾性夫

    營營誰肯臥滄洲,喜有高人此枕流。
    得水最多知地勝,種花無數欲春留。
    圖傳笠澤三分畫,夢繞黃淤十里秋。
    料得江楓吟未了,載詩應汗謫仙牛。

    410 《三山送樓干》 宋·陳宓

    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

    411 《和周公美韻》 宋·陳文蔚

    風光報答可無詩,漸喜春風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隱,書來無奈趣巖棲。
    幸同故國云雖暮,郎誦新吟日未西。
    自愧續貂才不敏,徘徊月已在榱題。

    412 《癸犯人日送李千秋還杭》 宋·牟巘五

    喜聞罨畫初回棹,便拎共公吟過春。
    何事客鄉還送客,今朝人日更愁人。
    風吹杯面梅花老,路轉裙腰草色新。
    只恐西湖留不住,重來好為活疲民。

    413 《簡如皋趙買鹽》 宋·宋伯仁

    傾蓋相逢盡故人,如君喜色更津津。
    三更雖共金樽月,半日難留玉塵塵。
    淮海浮名徒惹手,田園歸計好謀身。
    何時同醉孤山路,笑捻梅花問早春。

    414 《送金華黃晉卿之諸暨州判官》 宋·宋無

    夫子今衡監,斯文屬任茲。
    擅場年鼎盛,抱業器環奇。
    鶚度嶄頭角,鶯遷奪羽們。
    詞源傾渤澥,筆陣偃蛟螭。

    415 《答馬懷秀兄弟見訪》 宋·宋無

    移家連晚歲,屏足值春寒。
    舊業遺松逕,幽棲遠古壇。
    數椽容膝易,五斗折腰難。
    有客來排半,無人為整冠。

    416 《和李子儀寄吳仲庶》 宋·蘇頌

    并馳絕塞待燕鄰,喜過重關值故人。
    闊別經年勞遠夢,留連此日奉清塵。
    威行列郡連營肅,恩浹諸戎異域春。
    愿學子云承漢詔,未央宮壁頌功臣。

    417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418 《用范叔剛韻送陳亮功同年》 宋·孫應時

    人物相后先,筦庫故多士。
    若人海邦來,清渭照涇水。
    風塵不自憚,遠業正在此。
    林深蘭葵芳,波動金石止。

    419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420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 關于留春喜的詩詞 描寫留春喜的詩詞 帶有留春喜的詩詞 包含留春喜的古詩詞(4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