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詩能陶冶,絕知酒可浮沉。行值田間積淖,住逢溪上愁陰。
風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邂逅紛紛桃李,飄零在在溪山。
風日端可舉酒,溪山盡堪賦詩。有懷爾山中友,應念我天之涯。
發軔名山三十年,每逄佳處一悠然。獨于此地欠行跡,始信茲游亦屬天。壇記舊模唐刺史,句題今誦兩詩仙。和篇末至夫何敢,勢似求魚乃木緣。
聞道尚書鎮益州,故知朝取杜參謀。孤舟南浦欣相遇,萬里瞿唐送遠游。爾后有懷惟羅道,幾時因使覓蠻陬。經行訪古應成賦,我所思兮黃鶴樓。
飄然一舸順流東,敏捷如鴻恨不同。為我能留半日許,得君何翅一聯中。頗思暮句記初識,已復枉詩醉古風。沅芷灃蘭元屬爾,既難袞袞又匆匆。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當時兩別惜分雙,客了三吳客九江。何處揮金曾駐馬,此身懷寶尚迷邦。水流歲月添新恨,塵撲簫弦失舊腔。柳下燕樓風雨外,夢魂多繞唾茸窗。
路轉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東潯。潛鱗自足波濤地,別馬長懷秣飼心。湘女廟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征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
村館通宵冷,江鄉五月秋。野梅酸味足,隴麥餌香浮。水滿迷行徑,瀾揚遏去舟。亨衢如可待,莫厭小淹留。
疇昔留此寺,亦茲臘雪天。天寒了不異,俯仰十一年。是時尚守郡,赴逮趨淮壖。不知坐何事,自省無尤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