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界道的詩詞(510首)

    281 《午睡瑪瑙起赴壽星浴》 未知·陳俞

    達人心鏡明,直道略委折。
    重來犬不驚,到家蟬聲咽。
    君吟有造化,我唱無生滅。
    法界即大都,山川幾回別。

    282 《游洞霄宮》 宋·韓松

    萬木森秋晃碧宮,靈霞棲斷憬晨鐘。
    道人志矣黃庭界,心眼驚舊天柱峰。

    283 《游洞霄宮》 宋·韓松

    芒鞋踏明月,入谷聞泉聲。
    了知非人間,泠然毛骨輕。
    夜投羽士宮,道話留三更。
    凌晨訪幽洞,巖穴何崢嶸。

    284 《吟貽宣義大師英上人》 宋·賈黃中

    金僊子便是師師,高道寧容世網羈。
    浩浩心田龍可擾,飄飄行止鶴應知。
    塵機擺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時。
    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蓮花社有心期。

    285 《龍華山》 宋·懶漁

    梵王宮倚市廛開,波劫何曾斷俗埃。
    百萬源流歸海會,三千世界屬如來。
    老龍收雨藏香缽,野鶴聽經繞法臺。
    聞道題名還有塔,熙寧四老總多老。

    286 《雜詩》 宋·李復

    經界廢已久,王者無尺土。
    強力喜饕吞,含血不肯吐。
    孱弱困道傍,性命輕毫縷。
    為政須務本,析薪何匪斧。

    287 《石橋》 宋·李復圭

    石梁嵲屼據山流,異跡嘗聞記道猷。
    五百真如誰化滅,三千色界妄探求。
    燈龕焰古長年在,茗盞花濃繼日浮。
    靜境少留塵慮息,松風蕭颯又驚秋。

    288 《蠟梅》 宋·李龍高

    枝枝六出試新妝,色界何曾識許香。
    只道單傳餐玉訣,不知還解服硫黃。

    289 《題惠眾院》 宋·劉棐

    云迷鳥道嶺重重,松竹深藏釋子宮。
    戎馬不曾來爾界,太平元在亂山中。

    290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291 《偈》 宋·錢蓋

    稽首文殊師,昔為七佛祖。
    嘗發大悲原,廣度諸有情。
    念彼東北方,是為清涼境。
    龍神五百俱,眷屬萬菩薩。

    292 《頌古八首》 宋·釋道印

    推倒扶起,覿面千里。
    唯小釋迦,風前按指。
    直饒海印發光,也是雪峰道底。
    遍界是文殊,遍界是慈氏。

    293 《偈頌四十一首》 宋·釋普寧

    拄杖子,無偏儻。
    遍界不曾藏,通身無影像。
    妖怪盡勦除,佛魔俱掃蕩。
    普天皇道無遮障。

    294 《送張簽判游開先》 宋·釋真凈

    步入青松裹,迢迢一徑通。
    漸分華藏界,深隱法王官。
    道與神仙別,人非世俗同。
    欲知西祖意,庭柏老春風。

    295 《偈》 宋·釋智月

    祝圣紹,續祖燈,只如祖燈作么生。
    續不見古者道,六街鐘鼓響咚咚,即處鋪金世界中。

    296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297 《放生慈濟法門》 宋·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298 《虎巖紀游》 宋·孫應鳳

    月出山越高,云行月益忙。
    樹影遍空白,疎星避月光。
    總非往者見,不從意內量。
    聰晨此一進,境界因久忘。

    299 《天游峰》 宋·魏麟一

    冰海濯足來天游,萬里云氣隨青牛。
    盤車沾沾星斗濕,手卷風雨藏金甌。
    玲瓏珊瑚樹,記得西王母掛玉鉤。
    幾時化作小玉船,一葉蕩蕩隨天流。

    300 《有客一首寄溫陵史君趙侍郎涯》 宋·五邁

    有客室自泉,為我出嘉話。
    泉得趙史君,誰人不稱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龜琴派。
    標峻埒昭回,氣清融沆瀣。

    * 關于界道的詩詞 描寫界道的詩詞 帶有界道的詩詞 包含界道的古詩詞(5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