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界石的詩詞(386首)

    61 《出歙港入睦界》 宋·方回

    嵐氣濕征衣,千灘落翠微。
    懸崖樵屋小,破廟祭人稀。
    岸石看船立,溪禽貼水飛。
    鄉心與客思,向晚重依依。

    62 《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縣界》 宋·方回

    軍馬所不到,大山夾長谷。
    千載幾離亂,不知有殺戮。
    雞犬何晏然,未羨鄠杜曲。
    連林望不極,春晚蓊以綠。

    63 《石窗為明上人賦》 宋·黃庚

    何年鑿山骨,八面鎖蒼苔。
    海月照還白,天風吹不開。
    玲瓏宜丈室,明潔稱經臺。
    眼界皆通透,間云任去來。

    64 《題誼上人石室》 宋·丘葵

    接石為巢瓦縫欹,家風惟有白云知。
    連筒遠取煎茶水,種竹先尋掛衲枝。
    庵小偏涵新世界,山空不見舊亭池。
    清霄一段西來意,林影參差月上時。

    65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鎮長在,不是坐禪并體拜。
    實相元來豈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66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含法界,大地須彌藏一芥。
    外道聲聞永不傳,究竟不如心自解。

    67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壞不壞,百練金剛充法界。
    微塵不立似虛空,始得名為觀自在。

    68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誰夸鋪席圖人買,不用文章兼學解。
    打破虛空歸去來,離世界兮入法界。

    69 《得丁求安書云疊石境于溪心嵲然如江上之磯作》 宋·王洋

    立石標溪界,疏荷限水香。
    此翁三十載,看了幾人忙。

    70 《過分水嶺初出建寧界》 宋·喻良能

    辛卯逾閩嶠,淳熙出建關。
    彌漫第五渡,險絕百重山。
    近夏涼風發,新晴麗景還。
    翠煙飛縹緲,好烏語綿蠻。

    71 《游烏石寺》 宋·曾豐

    縹緲崖懸屋,崢嶸{左木右央}亙天。
    我疑家玉帝,誰道宅金仙。
    鐘鼓風雷上,星辰燈火前。
    眼高胸次大,沙界眇三千。

    72 《三學山夜看圣燈》 唐·徐氏

    虔禱游靈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靜夜,銀燭炫遼空。
    泉漱云根月,鐘敲檜杪風。
    印金標圣跡,飛石顯神功。

    73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 唐·蘇颋

    重巖載看美,分塔起層標。
    蜀守經涂處,巴人作禮朝。
    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塵銷。
    臥石鋪蒼蘚,行塍覆綠條。
    歲年書有記,非為學題橋。

    74 《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 唐·陳子昂

    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
    叢石何紛糾,赤山復翕赩。
    遠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
    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

    地方寫景抒懷

    75 《紹隆寺》 唐·沈佺期

    吾從釋迦久,無上師涅槃。
    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非勝適殊方,起喧歸理難。
    放棄乃良緣,世慮不曾干。

    76 《奉和幸大薦福寺(寺乃中宗舊宅)》 唐·趙彥昭

    寶地龍飛后,金身佛現時。
    千花開國界,萬善累皇基。
    北闕承行幸,西園屬住持。
    天衣拂舊石,王舍起新祠。
    剎鳳迎雕輦,幡虹駐彩旗。
    同沾小雨潤,竊仰大風詩。

    77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唐·王維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踏紅蓮。

    78 《游悟真寺》 唐·王縉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蹈紅蓮。

    79 《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 唐·李頎

    僧房來往久,露井每同觀。
    白石抱新甃,蒼苔依舊欄。
    空瓶宛轉下,長綆轆轤盤。
    境界因心凈,泉源見底寒。
    鐘鳴時灌頂,對此日閑安。

    80 《云母泉詩》 唐·李華

    晨登玄石嶺,嶺上寒松聲。
    朗日風雨霽,高秋天地清。
    山門開古寺,石竇含純精。
    洞徹凈金界,夤緣流玉英。

    * 關于界石的詩詞 描寫界石的詩詞 帶有界石的詩詞 包含界石的古詩詞(3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