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界柱的詩詞(59首)

    2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3 《無題》 明·唐寅

    無風眼界白云悠,紅雨心波漾盡頭。
    紛簌簌然叢脞棄,臟兮兮地穢淫流。
    棟梁本色擎天柱,蝥賊原形釣欲?。
    鏟卻筌蹄窺遠奧,拈花莞爾有何愁。

    24 《雪》 宋·樓鑰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驚雪墮空。
    傳聞都城更復早,萬官入賀明光宮。
    自從開霽更不雨,和氣直似青春濃。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25 《春懷六首》 明·孫承宗

    石門南畔直鷹窩,葆塞紛稱毳幕多。
    一柱天擎看白塔,兩庭山界擁紅螺。
    平蕪塵向巢車上,小隊風隨探騎過。
    辛苦行邊王少傅,暮年撫市遼向河。
    ¤

    26 《游洞霄宮》 宋·韓松

    萬木森秋晃碧宮,靈霞棲斷憬晨鐘。
    道人志矣黃庭界,心眼驚舊天柱峰。

    27 《天游峰》 宋·魏麟一

    冰海濯足來天游,萬里云氣隨青牛。
    盤車沾沾星斗濕,手卷風雨藏金甌。
    玲瓏珊瑚樹,記得西王母掛玉鉤。
    幾時化作小玉船,一葉蕩蕩隨天流。

    28 《有客一首寄溫陵史君趙侍郎涯》 宋·五邁

    有客室自泉,為我出嘉話。
    泉得趙史君,誰人不稱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龜琴派。
    標峻埒昭回,氣清融沆瀣。

    29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30 《雪中駕幸敝廬恭紀》 宋·趙普

    貞元重數莢,滕六劇霏花。
    漠漠初濡砌,皚皚欲聚沙。
    閭閻銀作界,宮闕玉為家。
    調鼎慚鹽撒,沾溫覺絮加。

    31 《蕭巖》 宋·周惠

    萬里藏云境界寬,仙源江上起峰巒。
    鶯啼翠柳三春暖,松隱清風六月寒。
    飛雁忽驚天柱過,蟄龍猶向石潭蟠。
    宦游爭道茲巖好,林下何曾得共歡。

    32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33 《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 明·趙滂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
    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
    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
    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

    34 《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唐·白居易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35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36 《家中作》 宋·戴復古

    四海飄零似落花,十年秋鬢帶霜華。
    歸無駟馬空題柱,敝盡貂裘忙到家。
    觸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辦老生涯。
    可憐持蟹持杯手,小圃攜鋤學種瓜。

    37 《雪晴》 宋·楊萬里

    銀色三千界,瑤林一萬重。
    新晴天嫩綠,落照雪輕紅。
    兒劣敲冰柱,身清墮蕊宮。
    何須師鮑謝,詩在玉虛中。

    38 《南安巖主大嚴禪師真贊》 宋·黃庭堅

    石出山而韻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今得云門柱杖,打破鬼窟靈床。
    其石也,將能萬里出云雨。
    其松也,欲與三界作陰涼。
    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39 《五哀詩·馬伏波》 宋·司馬光

    漢令班南海,蠻兵避郁林。
    天涯柱分界,徼外貢輸金。
    坐失奸臣意,誰明報國心。
    一棺忠勇骨,漂泊瘴煙深。

    40 《游老君洞》 唐·張說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臨又刮山川目。
    太清飛出離宮景,平地分為散仙福。
    知津有賴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
    層巒破曉霞散綺,斷巖涵空霧披縠。

    * 關于界柱的詩詞 描寫界柱的詩詞 帶有界柱的詩詞 包含界柱的古詩詞(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