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畫計的詩詞(359首)

    21 《韓干畫馬闕四足龍眠榻而全之》 宋·劉子翚

    吾聞兩臂天下重,馬失四蹄將底用。
    平生想似萬里游,對此惟心惻然動。
    得非曾落駑駘群,踠脫泥涂良已勤。
    又疑逸氣厭拘系,絕蹯徑欲超浮云。

    22 《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

    班荊相對語勞勞,麻已漚成繭未繅。
    又是一番春計了,瓦盆兒女共村醪。

    23 《題畫四首》 明·唐寅

    萬仞芝山接太虛,一泓萍水嬈吾廬。
    日長全賴棋消遣,計取輸贏賭買魚。

    24 《石氏畫苑》 宋·陳師道

    卒行無好步,事忙不草書。
    能事不促迫,快手多麤疏。
    加看荷葦槲葉扇,崔家仲叔三人俱。
    掃除事物費歲月,收定神氣忘形軀。

    25 《題宇文叔昭閱齋名予所榜也有王正卿畫四時小》 宋·李流謙

    乾坤萍在江,日月蟻旋磨。
    吾生與化俱,反照若觀火。
    蠻觸鏖兩斗臼圈聽一簸。
    射鉤仍相國,

    26 《觀吳興俞君新之作畫于瑞竹俞君索詩漫興四絕》 宋·趙蕃

    平生苕霅舟,略計忘幾歷。
    詩里不能收,付君醫畫癖。

    27 《羊叔子畫像》 宋·王柏

    天下三分事未終,已施德惠過江東。
    誰知叔子深長計,但道中興是茂弘。

    28 《題崔愨畫白鷺伺龜》 宋·張镃

    能言元緒已失計,潛來公子尤多機。
    藏頭殼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歸。

    29 《跋周昉畫錫宴圖》 宋·張镃

    汾陽賸建扶危功,清議那有魚軍容。
    倖人恃寵自矜伐,似可唾去極力攻。
    今也束帶比肩立,絕口不問如盲聾。
    水衡有錢誰敢費,設席授幾為爾供。

    30 《題昭君畫卷五絕》 宋·陸文圭

    妍丑何須間畫工,美人終日侍宮中。
    奉春初計真堪恨,欲望音于敬外翁。

    31 《題昭君畫卷五絕》 宋·陸文圭

    嚙雪中郎妾不如,脫身無計謾相于。
    動君莫射南飛雁,欲寄思鄉萬里書。

    32 《山甫畫松》 宋·舒岳祥

    山甫作古松,意造無定本。
    枝枝藏太陰,筆筆涵混沌。
    氣吞千尺崖,猶作飛瀑滾。
    肺肝生洞壑,槎枒出隱嶺。

    33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 唐·崔日用

    圣后經綸遠,謀臣計畫多。
    受降追漢策,筑館計戎和。
    俗化烏孫壘,春生積石河。
    六龍今出餞,雙鶴愿為歌。

    34 《夏日都門送司馬員外逸客孫員外佺北征》 唐·沈佺期

    二庭追虜騎,六月動周師。
    廟略天人授,軍麾相國持。
    復言征二妙,才命重當時。
    畫省連征橐,橫門共別詞。
    云迎出塞馬,風卷度河旗。
    計日方夷寇,旋聞杕杜詩。

    35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一作崔日用詩)》 唐·趙彥昭

    圣后經綸遠,謀臣計畫多。
    受降追漢策,筑館許戎和。
    俗化烏孫壘,春生積石河。
    六龍今出餞,雙鶴愿為歌。

    36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賀…淮南幕府》 唐·劉長卿

    太華高標峻,青陽淑氣盤。
    屬辭傾渤澥,稱價掩瑯玕.
    楊葉頻推中,蕓香早拜官。
    后來慚轍跡,先達仰門闌。

    37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賀…淮南幕府》 唐·劉長卿

    太華高標峻,青陽淑氣盤。
    屬辭傾渤澥,稱價掩瑯玕.
    楊葉頻推中,蕓香早拜官。
    后來慚轍跡,先達仰門闌。

    38 《酬屈突陜》 唐·劉長卿

    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
    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
    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憐君計畫誰知者,但見蓬蒿空沒身。

    39 《贈別王十七管記》 唐·高適

    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
    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
    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
    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

    送別抒懷懷才不遇

    40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唐·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
    川谷血橫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從北來,長驅振凋敝。
    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

    * 關于畫計的詩詞 描寫畫計的詩詞 帶有畫計的詩詞 包含畫計的古詩詞(3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