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甲長的詩詞(813首)

    741 《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宋·張嵲

    天監我宋,受命以人。
    咋為亂階,以啟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萬邦欣載,共惟帝臣。

    742 《紹興圣孝感通詩》 宋·張嵲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
    猛敵橫生,侵欲不忌。
    堯湯水旱,文景菑異。
    數則使然,豈人攸墍。

    743 《壽王蘇州》 宋·張嵲

    維昔高堂講射蓬,瑞雪吹不散薰風。
    十分正滿冰輪桂,一葉將飛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閥,余休幾世積陰功。
    光芒孕秀星淪昴,神物儲祥岳降嵩。

    744 《對雪》 宋·張镃

    溫記今年雪,先慳半月晴。
    乍飄偏有熊,猛下卻無聲。
    水繞長春圃,人居不夜城。
    弄寒群犬戲,驚曉獨雞鳴。

    745 《皇太子生辰詩》 宋·張镃

    慶協丁年慶,祥開甲觀雄。
    九霞光絢爛,重日彩曈曨。
    根本千齡固,元良萬口同。
    文孫覿堯法,圣子奉虞聰。

    746 《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 宋·劉宰

    慘澹胡沙草木腥,長淮坐斷倚賢城。
    策勛歸去猶遺憾,未挽天河洗甲兵。

    747 《和漁翁四絕》 宋·劉黻

    滄波萬頃即良田,一舸東西臥碧天。
    鬢發如銀長是醉,不知生甲是何年。

    748 《紀行十首 高郵城》 明·張羽

    茫茫高郵城,下有古戰場。
    當時魚鹽子,弄兵此跳踉。
    燕師掃境出,供饋走四方。
    長圍匝百里,旌甲耀八荒。

    749 《馬嵬曲》 明·李東陽

    唐家國破君不守,獨載蛾眉棄城走。
    金甌器重不自持,玉環墮地猶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風凈掃長安膻。
    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長慶前。

    750 《鱖魚圖為掌教謝先生作》 明·李東陽

    泮池雨過新水長,江南鱖魚大如掌。
    沙邊細荇時吐吞,水底行云遞來往。
    其間種類多莫辨,短者如針細如線。
    三年養得鱗甲成,萬里空嗟畫圖見。

    751 《十八日聽傳臚有作》 明·李東陽

    金蓮影與赭袍明,華蓋前頭次第行。
    黃紙數行丹詔字,鴻臚三唱甲科名。
    云邊曉日中天見,夢里春雷昨夜聲。
    歸向長安聽人語,圣朝羅網盡豪英。

    752 《少保商先生壽七十》 明·李東陽

    白頭歸老荷君恩,一代勛名眾所尊。
    自古年華稀七帙,本朝科甲重三元。
    海中仙子長生箓,洛下先生獨樂園。
    怪見臺光映東壁,郎官又侍紫微垣。

    753 《秋日感懷》 宋·孔武仲

    萬山松色鎖蟬嗚,日透林陰上下清。
    霜壓蒹葭連地白,風吹河漢滿天聲。
    穹廬夜動陰山虜,玉甲朝屯紫塞兵。
    愿漱單于一杯血,心隨鵰鶚過長城。

    754 《有客自關外來頗道邊亭暴露之苦時子止兄方趨》 宋·晁公溯

    平涼歃血不濡齒,奚車轔轔臨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關,已復胡歌飲都市。
    近聞移屯集岐下,戰聲日震長平瓦。
    兩軍相持久未決,將軍寶帳皆在野。

    755 《小桂二首》 宋·陳杰

    甲第人家萬木犀,著忙曾看盛天時。
    日長小院差深靜,時遣輕風破一枝。

    756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757 《詠史下·苻堅》 宋·陳普

    甲申乙酉是明朝,趣死驕氐氣欲飄。
    一寸菰蒲長一丈,無人知是宋人苗。

    758 《詠史上·袁紹》 宋·陳普

    田豐襲許計非良,沮授安民策最長。
    己克百安牢按甲,足鞿曹操到分香。

    759 《南山下行》 宋·戴表元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聞叫號。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橫林皋。

    760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 關于甲長的詩詞 描寫甲長的詩詞 帶有甲長的詩詞 包含甲長的古詩詞(8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