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須晴甲子,早作雨清明。萬樹朝煙濕,一溪春雨平。農謠若果驗,歲事已堪驚。天意非人料,西疇且力耕。
烏回何代寺,鳩喚此山晴。心契將軍約,肩摩小隊行。明年人更健,今夜月初明。更過譙樓飲,偏垂野客情。
甲戌纏國哀,時屬秋八月。近輔馀英山,洪水中夜發。狼藉徹旬雨,拔地殊飄忽。滔天肆奔迸,變幻起崷崒。
洹堂半月三來,小庭日見添佳致。蒼稂疏瘦,黃葵高潔,玉簪清麗。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涼天氣。對溪山如此,田園歸去,除詩酒、渾無事。
一柱華峰,綠翠似、芙蓉金削。孤負卻、畫船春水,一尊同酌。寒食清明都幾日,征鞍遽作西歸客。漫春風、墻燕語留人,高城隔。
秋霽無風日自是曛,飛蟲偪塞似屯云。老夫漂蕩居夷久,只恐乘空是廩君。
每針幽事當功名,唯欠能詩竹里僧。逕寫此篇為疏引,庵成來往豈無憑。
合處疇能證不疑,吾宗神秀歲寒姿。無書寄便今猶懶,說似應須倩老師。
柳邊梅外試陰晴,清曉誰來鵲滿庭。春似久痿才得沾,天如熟醉驟難醒。窗含西嶺千秋白,筆轉東皇萬古青。又與新年書甲子,階前堯歷第三蓂。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華。往往天氣少,多與人事差。今年特清朗,川原爛紅霞。埋頭卷書冊,訪友況不賒。
夜半觀天象,無星定肯晴。河流兼市沒,船勢與樓平。未殺漂搖意,仍添颯灑聲。人膏飫魚鱉,真宰忍忘情。
波浪冒原田,群魚不自全。返常真足怪,行險絕堪憐。驟作乘時快,遄成失勢顛。兒童揄鰻鮮,爭著柳枝穿。
陸走無非水,樓居并是泥。褰裳難跋涉,執蓋困扶攜。國慮白圭壑,城危智伯堤。旸烏果安在,轉覺漏天低。
江南梅子雨,騷客古今愁。豈意連年夏,頻妨庶事秋。為魚民自痛,食肉爾何憂。衰老那禁得,看天獨倚樓。
能免堯捐瘠,端由稷播艱。民生頻不競,世故政相關。穴蟻移樓杪,田畦產灶間。豐兇卜檐溜,半月響潺湲。
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萬家應慟哭,五月更恒寒。政爾千倉足,猶云一飯難。兇災忽如此,容易便平安。
蒸漬衣巾醭,拘攣臂膝頑。老身何足恤,時事自多艱。井滿瓢堪汲,船高樹可攀。蒼生百萬億,性命雨旸間。
平地驚胥怒,滔天類鯀湮。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已拼過從絕,徒工徒倚頻。鵠形無白粲,蜂起有黃巾。
今日云霄管客,何人禹稷思。樹高堪避溺,稻盡底充饑。苦口非吾事,衰軀異昔時。東溟容有限,細讀后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