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泉涸,風緊草木枯。柴扃常自閉,淡泊守園廬。晨有客來訪,裹飯如桑輿。世事不欲論,幽懷詠唐虞。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御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維揚禹九州,淮南唐四鎮。地據江海沖,星占楚吳分。五季劇荒擾,我朝夷僭閏。督府時稱雄,守帥選常遴。
稟質由來自絕倫,誰將巧思變天真。鄭風謔贈緣情密,謝守翻階得句新。菊聚萬鈴樗大本,松添七鬣竹浮筠。未知妍陋從何辨,等是生成一大鈞。
石生故人子,袖書遠相過。趨翔有父風,步闊冠峨峨。自言少也孤,奉親由江鄱。區區營甘旨,靡暇謀其他。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燈火笙歌別海壖,詔書歸覲九重天。已將清凈安齊國,不使聲名減潁川。題品人才看贊贊,夫持皇極在平平。文星舊與文昌亞,今貫三臺更炳然。
一僧據幾坐,眾僧列其間。紛紛士與女,其外復相環。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既為時俗妝,復著道士冠。
祝臝不知難,舐犢不知累。我生飽經涉,一一如歷塊。泛觀孩提兒,鏗鏘捷應對。由其不不學,所人遂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