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田車的詩詞(901首)
563
《發昭亭》 宋·梅堯臣
春泥深一尺,車馬重重跡。
親舊各還城,山川空向夕。
今朝水平岸,不畏舟礙磧。
始隨湍漲發,已入青蒼壁。
564
《和永叔晉祠詩》 宋·梅堯臣
并州古來稱近胡,山雄氣壯民足儲。
山根晉水發源處,平若皎監潛決疏。
漸流漸急不可測,以至{左浮右虎}{左浮右虎}鳴清渠。
豈惟俯可見毛發,況乃了了看龜魚。
566
《送吉老學士兩浙提刑》 宋·梅堯臣
重本恤刑天子圣,舟車持詔使臣賢。
部中漢吏無冤獄,葑上吳人益美田。
重過故鄉逢故老,一聞鳴鶴記山川。
不須歌管唯詩酒,況有余杭白樂天。
567
《貽妄怒》 宋·梅堯臣
飲食無遠近,所美貴甘{左車右耍}。
南方食蝦蟆,密捕向清畎。
齒咀口且諱,聞語輒忿喘。
此物何丑惡,猶勝螺螄蜆。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彼士不為慚,吳人休獨愐。
豈須若中州,牛羊烹大臠。
568
《招隱堂寄題樂郎中》 宋·梅堯臣
日哦招隱詩,日誦歸田賦。
未嘗見蕓人,勇拋冠冕去。
今聞緱山陰,身退效疏傅。
一旦從犢車,歡言友田父。
復來釣澗邊,誰問袁公路。
570
《邵郎中姑蘇園亭》 宋·梅堯臣
公愛樂天池上篇,買池十畝皆種蓮。
薄城萬竿竹{左女右便}娟,藤纜系橋青板船。
折腰大菱不直,鵁鶄鸂鶒沙際眠。
水從太湖根底穿,月出洞庭山上圓。
571
《送任太博歸省西部》 宋·梅堯臣
人言少保持家謹,載見西京萬石君。
子舍今歸浣裙切,里門重戒下車勤。
田園一一能為計,僮仆欣欣亦有聞。
我負洛陽山水久,試因行色寄嵩云。
574
《和平叔道傍竹》 宋·梅堯臣
野田有修竹,叢疏飽於霜。
下上乏佳禽,左右雜枯桑。
豈無行路子,行路厭榛荒。
忽見此翠色,徘徊未能忘。
車馬去何疾,回顧隔山岡。
575
《送周諫議知襄陽》 宋·梅堯臣
藹藹荊州幾萬家,竟持壺酒望高牙。
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
雄鴨綠頭看漢水,肥鳊縮頂出漁查。
鄉人應笑張平子,只有歸田賦可夸。
577
《姑蘇雜詠 太湖石》 明·高啟
沒人采石山根淵,投身不試饑蛟涎。
馮夷不解護潛寶,幾片捧出如青蓮。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濤潄擊應千年。
初疑鬼怪離洞府,珊瑚鐵網相鉤連。
578
《羅敷行》 明·高啟
陌上三月時,柔桑多綠枝。
攜筐行采葉,日暮畏蠶饑。
君來駐車馬,相逢在桑下。
謾說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579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580
《練圻老人農隱》 明·高啟
我生不愿六國印,但愿耕種二頃田。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卻愁為農亦良苦,近歲征役相煩煎。
養蠶唯堪了官稅,賣犢未足輸米錢。
* 關于田車的詩詞 描寫田車的詩詞 帶有田車的詩詞 包含田車的古詩詞(9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