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田荊的詩詞(317首)

    221 《三月二十日游南臺》 宋·賀鑄

    晴春六十日,不與酒杯親。
    吏事豈無閑,風雨復兼旬。
    始作南城游,時物固已陳。
    掃不見桃李,濃綠迷荊榛。

    222 《送周諫議知襄陽》 宋·梅堯臣

    藹藹荊州幾萬家,竟持壺酒望高牙。
    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
    雄鴨綠頭看漢水,肥鳊縮頂出漁查。
    鄉人應笑張平子,只有歸田賦可夸。

    223 《姑蘇雜詠 太湖石》 明·高啟

    沒人采石山根淵,投身不試饑蛟涎。
    馮夷不解護潛寶,幾片捧出如青蓮。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濤潄擊應千年。
    初疑鬼怪離洞府,珊瑚鐵網相鉤連。

    224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225 《觀鄰家園中種黍示嘉佑》 宋·王禹偁

    比鄰有閑園,瓦礫雜荊杞。
    未嘗動耕牛,但見牧群豕。
    今夏赤旱天,斲琢誰家子。
    播種甚莽鹵,苗稼安能起。

    226 《倉使和詩出奇不窮再次韻四首》 宋·劉克莊

    作雨賓春雪餞冬,田家休戚使家同。
    魚非人所當加察,馬與民皆不可窮。
    政爾和風并暖日,管他雌霓更雄虹。
    耿侯非祖荊舒者,預創常平備歉豐。

    227 《得池陽書》 宋·劉克莊

    出門一步即天涯,何況迢迢隔九華。
    汝性慧于靈照□,翁年高似木蘭斧。
    帛書寄遠□□□,□□無憑□□差。
    嫁與官人成底事,荊釵只合偶田家。

    228 《寄題南康胡氏春風堂》 宋·劉克莊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時對床聽風雨,有時共燈窺簡冊。
    大兄獨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職。
    一門和氣常如春,紫荊花開庭草碧。

    229 《昝公溉》 宋·文同

    晚泊昝公溉,船頭余落暉。
    攜家上岸行,愛此風滿衣。
    村巷何蕭條,四顧煙火稀。
    問之曰去歲,此地遭兇饑。

    230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231 《歲暮自貽吟》 宋·邵雍

    天道無長春,地道無常珍。
    須稟中和氣,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荊榛。
    樗櫟蓬蒿類,止能充惡薪。

    232 《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 宋·邵雍

    洛陽自為都,二千有余年。
    舉步圖籍中,開目今古間。
    西北岌宮殿,東南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門嵩少寒。

    233 《奉和趙王喜雨詩》 南北朝·庾信

    玄霓臨日谷。
    封蟻對云臺。
    投壸欲起電。
    倚柱稍驚雷。

    234 《追和陶淵明歸去來辭》 宋·晁補之

    歸去來兮,吾無以歸奚以歸。
    既身不足以任責,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經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辭位而灌園,豈吾今之獨非。

    235 《流民》 宋·晁補之

    生涯不復舊桑田,瓦釜荊籃止道邊。
    日暮榆園拾青莢,可憐無數沈郎錢。

    236 《竹枝歌》 宋·蘇轍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

    237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238 《寄題孔氏顏樂亭》 宋·蘇轍

    顏巷久已空,顏井固不遷。
    荊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誰復飲此水,裹飯耕廢田,有賢孔氏孫,芟夷發清源。
    廢床見緶刻,古甃昏苔痕。

    239 《同王適曹煥游清居院步還所居》 宋·蘇轍

    身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尋僧忽忘歸,飽食莫攜手。
    畏人久成性,路繞古城后。
    茅茨遠相望,雞犬亦時有。

    240 《送任師中通判黃州》 宋·蘇轍

    一別都門今五年,劇談精壯故依然。
    厭居巴蜀千山底,決住荊河十頃田。
    老去功名無意取,身閑詩筆更能專。
    黃州無事聊須飲,世俗方今自足賢。

    * 關于田荊的詩詞 描寫田荊的詩詞 帶有田荊的詩詞 包含田荊的古詩詞(3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