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甫甫的詩詞(1669首)

    881 《南山之田贈王介甫》 宋·王令

    南山之田兮,誰為而蕪。
    南山之人兮,誰教墮且。
    來者何為,而往者誰趾。
    草漫靡兮,不種何自。

    882 《憶江陰呈介甫》 宋·王令

    江上城隍古鏡中,城邊山色翠屏風。
    魚蝦接海隨時足,稻米連湖逐歲豐。
    泰伯人民堪教育,春申溝港可疏通。
    朱輪天使從君欲,異日能忘笑語同。

    883 《約僧宿北山庵先寄平甫》 宋·王令

    上人合動山間興,吾恨衰遲學謝安。
    納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無端。
    先戚報信春枝破,預想分題雪屋寒。
    林下不諳人世苦,笑將霜鬢與君看。

    884 《贈王平甫》 宋·王令

    當世所交識者稀,十年聞子幸見之。
    平生所負自信重,他日可期人莫知。
    誰肯草茅窮釣筑,世方簡策誦皋夔。
    丈夫出處誠何較,卻痛蒼生為淚垂。

    885 《次韻介甫懷舒州山水見示之什》 宋·王令

    皖上相逢昔少留,登樓隱幾聽鳴鳩。
    山峰行處今何在,溪水流乘此有不。
    就食四方甘不系,為生一世信長浮。
    共知局促京沙里,回首當時始覺羞。

    886 《甫里》 宋·王令

    甫里先生得古風,放身全入隱淪中。
    足磨漢榻星辰動,筆挫吳天物象空。
    往事欲尋人寂寂,舊田安在雨蒙蒙。
    當時引重高才者,誰是曾來一畝宮。

    887 《送贈王平甫》 宋·王令

    士學何漫漫,近習忘遠紹。
    文章多自名,誰出得高調。
    子才希世珍,拔俗起孤峭。
    如解萬里駿,不以羈縻要。

    888 《歲暮呈王介甫平甫》 宋·王令

    歲暮遠為客,一身歸計深。
    塵沙日翳翳,雨雪夜陰陰。
    喜色開南信,悲懷動北琴。
    感時須寂寞,何獨少陵心。

    889 《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 宋·王令

    山形郁盤陀,石路隨直紆。
    蔭松坐興長,飲泉百煩除。
    憶望江上樓,采翠橫晴虛。
    愛之不能去,取席臥與俱。

    890 《我策我馬寄王介甫》 宋·王令

    我策我馬將安從,人之沖沖誰適逢,言歸於東。

    891 《我策我馬寄王介甫》 宋·王令

    我策我馬將安求,人之悠悠誰適謀,言東之游。

    892 《我策我馬寄王介甫》 宋·王令

    井則有泉,渴者俯之。
    燎之陽陽,寒者附之。
    君子則高,吾則仰之。

    893 《次韻介甫集禧池上詠鵝》 宋·王令

    池上溶溶浮暖日,野鵝無數自相於。
    謀生跡與風波密,擇地心將網弋疏。
    毛羽鮮明疑振鷺,聲鳴和好似關雎。
    應憐豢養輕身者,只直義之數紙書。

    894 《羈旅呈介甫》 宋·王令

    羈旅迫歲晚,班毛混滿簪。
    游無輠下馬,坐乏囊中金。
    塵漲風聲濁,天昏雪氣深。
    幸聞清論數,竟日解悲吟。

    895 《因憶灊樓讀書之樂呈介甫》 宋·王令

    憶昨灊樓幸久留,乾坤談罷論睢鳩。
    它時已恨相從少,此日能忘共學不。
    南去溪山隨夢斷,北來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與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獨羞。

    896 《次韻介甫冬日》 宋·王令

    客夢愁生枕,雞號喜向晨。
    朔風能動地,短日更隨人。
    官柳看埋凍,江海想漏春。
    淹留歸未得,塵土暗烏巾。

    897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宋·王令

    誰能采芹,不適有獲。
    果蓏樹之,則食其實。
    豈弟君子,孔敬且力。

    898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宋·王令

    田彼黍矣,則食於秋。
    我人之耕,載芟載薅。
    豈不憚勞,將食無攸。

    899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宋·王令

    田彼黍矣,幾不螽蝝。
    我人之耕,而不謀年。
    唯其不謀年,是用卒食于田。

    900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宋·王令

    伐木伐木,無廢於勤。
    不足柱榱,猶用以薪。
    豈弟君子,無易於人。

    * 關于甫甫的詩詞 描寫甫甫的詩詞 帶有甫甫的詩詞 包含甫甫的古詩詞(16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