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生石上的詩詞(2120首)

    421 《登育王山示現塔贈鄉璉與三上人》 宋·王铚

    危岫戴寶塔,亭亭起虛空。
    金鐸韻廣樂,日夜鏘天風。
    氣真逼云漢,興逸追鸞鴻。
    嘉有三禪子,超曠棲禪宮。

    422 《上巳日游延平修禊洞》 宋·陳宓

    延平山水窟,平生涉其粗。
    距城五十里,巖壑難具模。
    崔嵬通上界,突兀動地樞。
    泉石自撞擊,鈞天恐難如。

    423 《題西淙》 宋·陳宓

    當年巨刃劈崖開,便擁雙虬海上來。
    舊跡幾年甘隱霧,新名一日怕驚雷。
    池邊有地惟生茝,石上無泥更植梅。
    酷似廬山難忘處,臥龍白鹿勘書臺。

    424 《送干壽道同知北上》 宋·陸文圭

    甲寅詔下興賢才,吳中多士轟春雷。
    門外鵠袍那可數,一人獨上黃金臺。
    宦途詰曲容下得,直向東海窺蓬萊。
    蓬萊水闊云氣浮,眼看健翮摩天游。

    425 《宿海上正覺寺》 宋·釋文珦

    霜滿啼猿石,風回落雁洲。
    半生為遠客,此夕欠同流。
    白月無窮意,滄波不盡秋。
    倚闌吟未足,長嘯上峰頭。

    426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 宋·宋無

    霧氣沈坤極,濤聲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萬重屏。
    脈絡華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橫地戶,洞構壓同霆。

    427 《南岳李道士盡雙松軒》 宋·宋無

    道士醉臥天柱峰,睥睨石上千年之老松。
    松精相感入夢寐,化作蒼髯雙老龍。
    酒腸空洞生鱗角,飛出兩龍醉不覺。
    須叟霹靂撼五岳,豈隆縮手不敢捉。

    428 《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 宋·喻良能

    日月三秋杪,江山萬象殊。
    小舟浮舴艋,廣信出闉阇。
    草木關詩律,云煙入畫圖。
    水清沙可數,景好句難摹。

    429 《泊采石登蛾眉亭蛾眉山為云靄所蔽》 宋·袁說友

    平生山水緣,所閱輒相偶。
    尋幽半江浙,領擥如益友。
    我聞姑孰下,二梁山對守。
    兩娥顰黛遠,久落詩人手。

    430 《琴曲歌辭·思歸引》 唐·張祜

    重重作閨清旦鐍,兩耳深聲長不徹。
    深宮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憤血。
    焦桐罷彈絲自絕,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鄉不歸誰共穴,石上作蒲蒲九節。

    431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東京里,身投南海西。
    風煙萬里隔,朝夕幾行啼。
    圣主謳歌洽,賢臣法令齊。
    忽聞銅柱使,走馬報金雞。

    432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蓮字》 唐·趙冬曦

    淺術方觀海,深恩忽見天。
    學開丹殿籍,名與石渠賢。
    良輔膺休命,微生謬采甄。
    春馀仍哢鳥,夏近未舒蓮。
    箋札來宸禁,衣冠集詔筵。
    史臣知醉德,欲記升中年。

    433 《宴陳十六樓(樓枕金谷)》 唐·李頎

    西樓對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內,黃花生澗陰。
    四鄰見疏木,萬井度寒砧。
    石上題詩處,千年留至今。

    434 《遇薛明府謁聰上人》 唐·王昌齡

    欣逢柏梁故,共謁聰公禪。
    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
    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435 《尋香山湛上人》 唐·孟浩然

    朝游訪名山,山遠在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436 《獨酌》 唐·李白

    春草如有意,羅生玉堂陰。
    東風吹愁來,白發坐相侵。
    獨酌勸孤影,閑歌面芳林。
    長松爾何知,蕭瑟為誰吟。
    手舞石上月,膝橫花間琴。
    過此一壺外,悠悠非我心。

    437 《春日獨酌二首》 唐·李白

    東風扇淑氣,水木榮春暉。
    白日照綠草,落花散且飛。
    孤云還空山,眾鳥各已歸。
    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

    438 《同呂判官從哥舒大夫破洪濟城回登積石軍多福七級浮圖》 唐·高適

    塞口連濁河,轅門對山寺。
    寧知鞍馬上,獨有登臨事。
    七級凌太清,千崖列蒼翠。
    飄飄方寓目,想像見深意。

    景點游記

    439 《謁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440 《謁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 關于生石上的詩詞 描寫生石上的詩詞 帶有生石上的詩詞 包含生石上的古詩詞(21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