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生物學的詩詞(598首)

    101 《鄭尚明學士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人物羲皇上,塵中無此流。
    高談卑管晏,老手命曹劉。
    室有芝蘭棄,家馀鐘鼎收。
    平生斷金約,墮淚蓋棺休。

    102 《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 宋·吳芾

    吾鄉人物,散處川陸。
    豈無艇民,生而清穆。
    亦既從師,步趨隨逐。
    亦既窮經,訪尋歸宿。

    103 《鄭漕生辰代幾先作》 宋·仲并

    至公無轍跡,萬變歸諸正。
    誰云學則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鍾間氣,異稟剛且勁。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104 《端明殿學士王公挽詞》 宋·樓鑰

    短檠鐵研用功深,萬卷蟠胸不輟吟。
    故國遁身來濟岱。
    壯年發藻向儒林。
    愛民利物平生事,憂國忘家一片心。
    史館頃年陪潤色,挽公無路涕盈襟。

    105 《挽南澗先生三首》 宋·趙蕃

    唐室文公裔,國朝桐樹家。
    學探和靜蘊,文嗣一門華。
    尚擬咨黃發,居成后白麻。
    公身寧有憾,物論自興嗟。

    106 《歐陽全真生日》 宋·趙蕃

    舊聞新喻學,面勢如眉州。
    宜有妙人物,舉世讓一頭。
    君于文忠公,譜牒明派流。
    當時山公啟,有言曾未讎。

    107 《送易彥章以太學正召》 宋·曹彥約

    涵養書生二百春,為渠文物有經綸。
    只今領袖賢關地,疇昔錙銖舍法人。
    吾道年來多落落,士風從此卻彬彬。
    不應小折陳蕃角,謾謂朝家棄直臣。

    108 《閣學袁侍郎以朝鯉豢龍兩圖見寄索和·豢龍》 宋·魏了翁

    乾坤包萬有,納納百囊罟。
    人位乎兩間,利與害為御。
    一氣貫四時,五風偕十雨。
    神龍以為畜,擾御不予侮。

    109 《歸自鄂雙蓮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宋·岳珂

    巋然康戶山,獨秀蓮花峰。
    派為濂溪源,下有愛蓮翁。
    絕學嗣洙泗,千載同清風。
    書堂二池間,浮翠籠輕紅。

    110 《戴時芳時可學子吳叔度文可載酒西坑勞苦》 宋·陳著

    驚魂何事到西坑,豈是三生愿莫償。
    兩寺鼓鐘醒客夢,一村草木助吟香。
    人情物變多時樣,水色山光自古妝。
    我本無何鄉里住,仰天頫地兩茫茫。

    111 《清心鏡 因何先生往寧海,作詞以寄鄉人》 元·馬鈺

    勸鄉人,當省悟。
    浮利浮名,不堅不固。
    妻男是、走骨行尸,自身是臭腐。
    早因頭,投真趣。
    學取馬風,樂然歸去。
    向物外,耕種心田,做神

    112 《與劉學錄》 宋·陳宓

    年來幸得奉仙翁,開口良辰一笑同。
    節物催人雙鬢水,人生何必慕登瀛。
    三方翠巘天同色,四面黃云掌樣平。
    更著回還如蒂白,殷紅時暫愜秋容。

    113 《通刺師道弟》 宋·陳宓

    昔我先君子,受爵每懼盈。
    國恩恨未報,遣訓昭誓盟。
    兩兄既即世,與子相須生。
    學問若過時,書劍兩無成。

    114 《次韻徐學正九日》 宋·丘葵

    秋逢重九亦將闌,換得黃花青草顏。
    節物只能催我老,人生那得似云間。
    有心采菊非知菊,無意看山卻見山。
    欲識淵明得真趣,夕陽倦鳥正飛還。

    115 《和曾谹父春半書懷》 宋·王洋

    敲火開香焙,書齋思漸清。
    田翁新社長,巢燕舊門生。
    學僻詩無味,心開語見情。
    不愁無樂事,正與物俱榮。

    116 《滕王閣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詠史懷古辭賦精選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景抒情典故勵志

    117 《石鼓歌》 唐·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唐詩三百首題詠

    11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19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20 《傷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初中文言文學習哲理故事

    * 關于生物學的詩詞 描寫生物學的詩詞 帶有生物學的詩詞 包含生物學的古詩詞(5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