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生愿的詩詞(2628首)

    61 《采蓮曲(二首)》 元·楊維楨

    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鎖子藕,上作雙頭花。

    62 《訪別成獻甫經歷時新拜西臺御史之命二首》 宋·王珪

    江上秋風吹繡衣,客槎西上渺天涯。
    得為李御平生愿,一識荊州是別時。
    柏署行分秦地月,棠陰好在召南詩。
    日邊消息長安近,儜聽朝趨上玉墀。

    63 《暮景》 宋·楊冠卿

    鞍馬來殊方,只園已秋寂。
    虛堂耿清夜,臥聽寒雨滴。
    永懷平生愿,浩蕩誰與適。
    愁心正紛如,西風韻鄰笛。

    64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宋·趙蕃

    一再將書托置郵,渺然殊未亦湛浮。
    生愿識才能見,別去于今歲又周。

    65 《與蘇運使詡四首》 宋·趙蕃

    筠陽有賢牧,典選得望郎。
    漢廷急獻納,使節乃輝光。
    翰墨一門盛,人才當代良。
    生愿識面,今日獲升堂。

    66 《戴時芳時可學子吳叔度文可載酒西坑勞苦》 宋·陳著

    驚魂何事到西坑,豈是三生愿莫償。
    兩寺鼓鐘醒客夢,一村草木助吟香。
    人情物變多時樣,水色山光自古妝。
    我本無何鄉里住,仰天頫地兩茫茫。

    67 《蘇幕遮 李公實索慵軒詞》 元·馬鈺

    不梳頭,不洗面。
    餒在其中,吃飯心懷倦。
    無病閑眠身懶轉。
    有客來尋,問著仍慵喘。
    不燒香,不禮念。
    落魄婪耽,酬了今生愿
    日用不勤功怎見。
    紫詔來宣,大道無為顯。

    68 《送潭州陳運使二首》 宋·項安世

    薄命真如此,茲行如識公。
    從來半生愿,不畀數旬同。
    官事埋頭過,江舲轉眼空。
    可能傾蓋地,直作急流中。

    69 《晉州急》 明·李東陽

    晉州告急君莫歸,勸君更為殺一圍。
    晉州城陷君莫拔,閣里濃妝待時發。
    琵琶弦絕為何人,啼聲嗚嗚舂向晨。
    當時同生愿同死,各向長安作胡鬼。

    70 《貞女篇》 宋·曾豐

    生愿有家,奴嫁理所宜。
    出自父母命,奴豈敢固違。
    既許吳氏子,又許蔡氏兒。
    但有一女嫁,乃受兩聘儀。

    71 《贈廣川馬先生》 唐·盧象

    經書滿腹中,吾識廣川翁。
    年老甘無位,家貧懶發蒙。
    人歸洙泗學,歌盛舞雩風。
    愿接諸生禮,三年事馬融。

    夏天閑適生活

    72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唐·李白

    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
    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
    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73 《送王侍御往東川,放生池祖席》 唐·杜甫

    東川詩友合,此贈怯輕為。
    況復傳宗近,空然惜別離。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
    倘憶江邊臥,歸期愿早知。

    74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唐·錢起

    再命果良愿,幾年勤說詩。
    上公頻握發,才子共垂帷。
    琢玉成良器,出門偏愴離。
    腰章佐墨綬,耀錦到茅茨。

    地名詠史懷古送別

    75 《送周愿判官歸嶺南》 唐·姚系

    早蟬望秋鳴,夜琴怨離聲。
    眇然多異感,值子江山行。
    由來重義人,感激事縱橫。
    往復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76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唐·顧況

    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
    列生御風歸,飼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長綬趨遙泉。

    77 《臥病寓居龍興觀枉馮十七著作書知罷…寄馮生并贈喬尊師》 唐·盧綸

    乞假依山宅,蹉跎屬歲周。
    弱荑輕采拾,鈍質稱歸休。
    潘岳衰將至,劉楨病未瘳。
    步遲乘羽客,起晏滯書郵。

    78 《送王先生歸南山》 唐·司空曙

    儒中年最老,獨有濟南生。
    愛子方傳業,無官自耦耕。
    竹通山舍遠,云接雪田平。
    愿作門人去,相隨隱姓名。

    79 《題韋承總吳王故城下幽居(韋生,相門子孫)》 唐·孟郊

    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
    韋生堪繼相,孟子愿依鄰。
    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
    霜枝留過鵲,風竹掃蒙塵。
    郢唱一聲發,吳花千片春。
    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

    80 《別段生》 唐·張籍

    與子骨肉親,愿言長相隨。
    況離父母傍,從我學書詩。
    同在道路間,講論亦未虧。
    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儀。

    詠古抒懷懷才不遇憤懣

    * 關于生愿的詩詞 描寫生愿的詩詞 帶有生愿的詩詞 包含生愿的古詩詞(2628首)
    chengrenyouxi